Loading...

資料庫

iQuest道在人間
「道在人間」的稿源來自「格思」。iQuest是附屬Quest Institute 的一個網絡事工。Quest Institute 由一班基督徒創辦,追求信仰及公共價值的對話互動,為香港政府所認可之非牟利機構。
(網址:www.iQuest.hk;電郵:editor@quest.org.hk

《詩篇交響曲》

風琴師

羅斯作曲家史特拉汶斯基(Stravinsky)於一九三○年在尼斯完成《詩篇交響曲》(Symphony of Psalms),並曾簡單描述:「與其說它是包含詩篇詞句的交響曲,不如稱它為以交響樂伴奏的詩篇。」又在總譜上題:「這交響曲是為了神的榮耀而寫,亦為慶祝波士頓交響樂團五十周年而作。」

  《詩篇交響曲》的編制很特別:混聲合唱團與樂隊,兩架鋼琴,卻沒有單簧管、小提琴、中提琴。

  Stravinsky擺脫了十六至十九世紀的和聲系統,而創造新的聲響效果,例如在第一樂章中運用了重疊和排列手法凸顯開始的E小調和弦,這和弦有時在一個 octatonic(E-F-G-Ab-Bb-B-C#-D)音階中出現,有時在一個Phrygian(E-F-G-A-B-C-D)音階中出現;但同時亦運用巴洛克時期巴赫等沿用的對位法,是新古典主義時期中一首重要作品。

  全曲由三個不間斷的樂章組成。

  第一樂章,歌詞選自詩卅九12-13,是大衛王的祈禱,懇求神的垂聽和寬恕。樂章由一個E小調(E,G,B)的三和弦開始,緊接著是急速溜動的十六分音的琶音(arpeggio),彷彿述說人生的起跌和浮沉。法國號與鋼琴繼而發出以E 為主音的憂傷主題,由女低音承接,以(E,F)兩個最狹窄的半音音域為主題的樂句唱出,描繪人處於困境,靠自己的努力未能脫離,絕望中惟有呼求上主,這是人最深處的呼喊。同時,重複流動的低音有如時間,徐緩而穩健的步伐提醒人,它在人身邊一分一秒地溜走,而人對時間流逝的恐懼,突顯人不能掌握自己的生命,驚覺現有的東西和所處的世界都是短暫的,惟有上帝才是人的倚靠。活著的生命對應永活的上帝,是何等的短暫渺小。

  第二樂章,歌詞選自詩四十1-3,音樂以雙賦格曲(double fugue)寫成,兩個賦格曲仿若上帝與人的對話。第一賦格曲開始,以雙簧管和長笛奏出的主題在不同音域和調性裡出現,沉靜徐緩,神秘莫測,帶人進入上帝的奧秘中。在第一賦格曲的呈示部結束後,第二賦格曲的主題由女高音唱出,接著在不同聲部再出現,音樂充滿焦躁不安,憶述人在禍患恐懼中呼求神,而神聽人呼求,施行拯救使人脫離苦難。第一賦格曲的主題在伴奏低音部份呈現,彷彿上帝工作的軌跡烙印在人生命中,四部接著唱「將我腳立在磐石上,使我的腳步穩當」。非常寧靜的間奏完畢後,是一個休止符,剎那的寂靜,喻表著人生命中的等待和反思。突然,合唱團和樂隊一同激昂高唱「祂使我口歡唱新歌」,音樂所爆發的力量宛如煙花高空綻放,光輝燦爛。最後,一個戲劇性的轉變,合唱團輕聲以同音齊唱「要倚靠主耶和華」,與此同時,第一賦格曲的主題在伴奏低音部份再呈現,深深表達出倚靠主所帶來的平安。

  第三樂章,歌詞選自詩一五○,承接第一和第二樂章,是內心深處掙扎和呼喊後而有的平靜和歡慶的感恩,呼喚人以各種樂器讚美主。有別於其他作曲家,Stravinsky沒有為全篇詩篇配以華麗奔放的音樂,反而以輕聲和極慢的速度開始整首樂曲,隨後又作多次速度和強弱的變化,以極富動感和急速上行的三連音描繪火車火馬迎接先知以利亞升天,喻表上帝臨在的榮耀。間奏後,詩班不斷重複唱「讚美耶和華」,Stravinsky特意將重點放在「讚美」(Laudate)一詞,每一次重複,樂句的重拍都出現在四拍子的不同拍點上,象徵人的生命有其不同自身的軌跡與空間場域的共存關係,不同人在不同時、空間讚美主,令人深深感受到生命的躍動。最後,四部唱出「讚美主我神」,和聲如鏡明亮透澈並產生一種廣闊和深遠感,在寧靜瞬間,聽眾被邀請進入上帝的永恆裡,並在自己短暫的一生以讚美回應上帝。

「道在人間」的稿源來自「格思」(網址:www.iQuest.hk;電郵:editor@quest.org.hk)。「格思」是附屬Quest Institute 的一個網絡事工。Quest Institute 由一班基督徒創辦,追求信仰及公共價值的對話互動,為香港政府所認可之非牟利機構。

Donation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