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资料库

堂会篇

重寻教会安静空间

  香港教会更新运动九九年的普查显示,近年香港整体教会人数下降,当中以廿五至卅四岁及六十五岁以上的信徒流失最大。不少意见认为,这是由於堂会的事工太多之过;对於那些长年在「资源增值」、「加强竞争力」、「负资产」等重重压力下生活的信徒而言,一间为事工奔波劳碌的教会已不再是「可安歇的水边」。

  信徒不返教会的原因大都不会只有一个,教会生活只忙於「为主作,亦总不会是一无是处。不过,若然教会生活可以成为一个工」重拾安静、重归内心、重寻上主,以致重新得力的空间,对於要在社会和生活里活出基督的样式,明显是会有所帮助信徒的。

  要为教会重寻安静的空间,可以有很多进路。今期的访问,起初是希望能为读者寻找一个可以重寻安静的模式。但在访问一个一个的完成时,才发觉最根本的问题其实不在乎模式。

 

教会运作的安静空间

一般香港教会而言,一谈到教会增长,搞布道会、加强教会事工等,都是免不了的招式。不过对宣道会康怡堂而言,情况却不一样。他们没有甚麽增长指标,近几年都不曾搞过甚麽布道会或培灵会;会众只限参与两项事奉,事实上他们的事工根本就不多;传道同工多在星期六放假,因为那天根本没有聚会;对会众而言,在教会建筑物里的教会生活,就只是每星期的崇拜、短期而浓缩的主日学,最多加上可能每月才一次的小组聚会。建堂十一年来的日子,还是去年才设了一些团契。

  不过,他们的主日崇拜聚会人数已由八年前的近二百人上升到如今的逾五百之数。教新的调查显示,香港教会人数下跌,以廿五至卅四岁的跌幅最大;但康怡堂的会友之中,三十至五十岁的信徒就逾七成人,当中有不少任职商界、资讯科技、公务员,也有一些新移民和基层信徒。

  康怡堂主任区伯平说,这人生阶段的信徒,人生责任最重,加上近年经济不景,社会像个压力煲,对他们身体、社交、家庭和属灵生活方面都有伤害。针对这方面,他们特别着重教会的崇拜,以圣经信息及有深度的诗歌为主,营造歇息的气氛,使信徒重新得力「出去搏杀」,至於教导的工夫就留给主日学;尽量避免将崇拜变成团契周会般,只懂呼吁信徒响应各种各样的运动和事工。

  跟区伯平倾谈,你会发觉要将交谈的节拍调校得慢一点。在言谈间的默然无声之处,不是讨论沟通的冷场,而是容让思绪从容沈淀的空间,其後往往会有更精彩的言论。区伯平这一份性情,亦直接反映对牧职的态度上来。

  「休息是为了事奉。若自己也忙得团团转,就没法带领教会。传道人一方面不可以太易自怜,以为跟会友一样的忙就是很大的为主牺牲,这样只有愈来愈疲倦一途;另一方面又要避免教会跟从了世界的步伐,而要向社会示範圣经里的作息规律应该是怎样的。」

  他亦强调,每间堂会要按自己的专长来发展,不能照搬人家的一套来「重寻安静」。事实上区伯平说,他们教会正为缺乏青少年的信徒而烦恼。

艺术创作的安静空间

静的空间,不单单可以来自教会运作的安排,也可以来自生活的其他部分,譬如艺术。

  香港信徒因为生活节奏忙碌,工作压力巨大而没法找到安静空间,跟他们谈艺术似乎有点奢侈。但正因如此,他们也常常无法领略欣赏艺术作品(以至创作艺术作品)时所带来的一份平静。而对他们来说,一些基督徒艺术工作者的优秀作品对生命和信仰的演绎和追寻,也实在不易产生共鸣。

  主修艺术神学的中国神学研究院助理教授何崇谦博士认为,无论是欣赏艺术,或是从事艺术创作,都可以帮助人心境平静。他说,在欣赏方面,欣赏者必须放下自己的成见,学习聆听,学习赏识,让艺术作品表白或说话;这样的欣赏过程,要求人在心平气和的心境中,捉摸自己心路的思维,整理自己的情绪与感受。

  至於在创作方面,何祟谦说艺术创作者也要在安静的心境中,才能解决种种审美历程上的问题,譬如选材、如何表达、取舍、结集等等。即使是写写毛笔字,因着动作的韵律、呼吸变化以及凝神贯注的缘故,人的心律亦可转缓慢,引发心正气和。因此写字作画时,人的精神得到纾缓,得以进入心静和消虑的心理现象。

  心境平静,令到藉着艺术的沟通和反省成为可能。在香港,要抓住这份平静,就往往要刻意找寻一些另外的时间和空间。何崇谦说,现在社会生活太紧迫,信徒亦往往沾染太多社会上的习性,其属灵气质也不一定以神为中心。他们也许可以拨出十至十五分钟来灵修,但他们有没有心情可以安静下来,就颇成疑问。另一方面,由於经济和空间所限,香港一般教会的建筑都没有一些像大型礼仪教会或天主教会般的空间感,可能连辟一间小小的祈祷房也不成,设计上又多是空盪盪的毫无色彩,某程度亦反映不到信仰生活上的静的需要。

祈祷里的安静空间

祷是信徒经常做的事情,但实际上信徒并非在每一次的祷告里都可以寻得到安静,问题出在哪里?

  负责教授灵修学的信义宗神学院院牧陈国权牧师说,在华人教会的生活里,祈祷活动其实不少,不过都相当偏重理性的分析,未能聆听清楚自己以及上帝的声音就去到行动的一步,未能够藉着安静深入生命的深处。另一方面,现时华人教会的文化以行动为主,重视事奉,但整体而言,静与动却失去平衡,而香港社会文化对静亦有所恐惧。

  陈国权强调,静是灵命成长的条件,信徒需要藉读经来聆听上帝的说话,亦需要学习安静来聆听、面对自己,让圣灵有时间和空间改变自己的生命。安静,使聆听上主之声以及信徒的共融生活成为可能。对现代人而言,这些都是要重新学习的功课。

  学习往往要靠一些模式来开始,像诵读圣言(Lectio Divina)或泰泽式(Taize)的祷告都是一些例子。

  过去圣公会和循道卫理联合教会都曾举办一些泰泽式的祈祷活动。现时天主教圣神修院仍有每月举办泰泽式祈祷的活动。副院长林荣钧神父说,发展出泰泽式祈祷的罗哲弟兄(Brother Roger)本身是更正教徒,但泰泽式的祈祷却颇受天主教的隐修传统影响。这种祈祷以不断重覆一些极为简短的诗歌,加上读经,引导信徒集中思想,放下挂虑以及工具性的思维,将诗歌化成内心的祷告,默观上主,为世界的修和以及合一而祈祷。

   不过林荣钧强调,单学泰泽的模式并不十分有用,最重要是参与者本身是不是祈祷的人,新来者又是否能够藉着这种形式和一群祈祷的人有共融相交,从而进入上主的奥秘之中,默观上帝。事实上,位於法国的泰泽团体本身亦从不鼓励远渡而来的人在本国搞「泰泽式祷告会」。

 

後记:安静,为了再出发。

成这些访问,最大的收获是:学习安静,可能开始时需要依从一些模式,但那肯定不是最重要的。但无论是在教会运作、艺术作品,以至是祈祷本身寻找安静的空间,最决定性的可能还是信徒本身怎样看待上帝和自己的生命。

  安静,是为了接触自己,让上帝接触,然後再返回那个忙乱的世代,继续承担责任,为主发光。

(第六六七期,二OOO年六月十一日)


Donation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