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资料库

iQuest道在人间
「道在人间」的稿源来自「格思」。iQuest是附属Quest Institute 的一个网络事工。Quest Institute 由一班基督徒创办,追求信仰及公共价值的对话互动,为香港政府所认可之非牟利机构。
(网址:www.iQuest.hk;电邮:editor@quest.org.hk

关怀香港(四):一国两制的既济与未济

Quest Institute主席

归十七年后的今天,愈发体会「一国两制」的政治智慧。

  二○一四年六月廿二日,超过七十万香港人参与由 「和平占中」发起,委托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举办的「6.22民间全民投票」,除了选出一个行政长官选举方案外,同时也间接对戴耀廷、 陈健民及朱耀明三人在「和平占中」的领导角色予以支持。1

  一九八四年六月廿二日,恰好就是三十年前的这一 天,邓小平在北京接见行政、立法两局代表邓莲如、锺士元和利国伟,明确提出九七回归后,香港在「一国两制」下可以享有高度的自主和自由:「中国政府为解决香港问题所采取的立场、方针、政策是坚定不移的。我们多次讲过,我国政府在一九九七年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后,香港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法律基本不变,生活方式不变,香港自由港的地位和国际贸易、金融中心的地位也不变,香港可以继续同其他国家和地区保持和发展经济关系。我们还多次讲过,北京除了派军队以外,不向香港特区政府派出干部,这也是不会改变的。我们派军队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而不是去干预香港的内部事务。我们对香港的政策五十年不变,我们说这个话是算数的。…… 从世界历史来看,有哪个政府制定过我们这么开明的政策?」2 上述这段话充份反映出邓小平的洞悉和气度,以及他对「一国两制」可以有效解决香港问题的莫大信心和坚持。

  「一国两制」的政治智慧在于确定香港回归既济(already)与未济(not yet)的两个重要层次,并显示中国政府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已经认识到香港回归是一条艰辛而漫长的路途。

  就主权来看,香港于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回归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每天早上八时伴随着国歌在金紫荆广场上徐徐升起,「一国」已经充份体现在主权回归的这一事实上。

  但是回归是否就只是主权回归这么简单呢?就中港两地的 政治、经济、法制、历史、文化、意识形态等的实质差距而言,香港九七后仍然还在回归途中,仍未与中国完全融为一体,港人仍无法与十三亿中国同胞完全认同。「两制」标志着中国政府正视这个实质差距问题,什至愿意耐心等待,容许香港回归后「五十年不变」保持这个差距,因此中国政府以「一国两制」来解决香港回归问题,「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也不是玩弄手法,完全是从实际出发的,是充份照顾到香港的历史和现实情况的。」3

  「两制」显示中国政府为香港的漫长回归路创造了宝贵空间,容许港人自由表达自己的心声、自主参与自己的事务,积极构建港人在中国主权下的身份和意识。依照邓小平的说法,就是「要相信香港的中国人能治理好香港。……香港人是能治理好香港的,要有这个自信心。……我们相信香港人能治理好香港。」4

  理解「一国两制」的既济与未济,我们就可以明白,在今日的中港政治张力中,根本无需不断强调「一国」的既定事实。今天谈「一国两制」总是担忧两极化,变成「只有一国,没了两制」,或是「只有两制,没了一国」,似乎「一国两制」是一种零和游戏,有内在的矛盾。事实上,「一国两制」的真正挑战,就是要在主权回归(「一国」)的铁定事实下,彻底落实「港人治港」、「高度自 治」、「五十年不变」的国家承诺。「一国两制」如果不幸失败,原因应该不在既济的「一国」,而是未济的「两制」萎缩,似有若无,香港的主体性、特殊性荡然无存。

  香港人对「一国两制」的信心于回归十年时(二○○七年底)达历史高峰(74.9%),移民潮转为回流潮,但于回归十七年的今天(二○一四年六月底)竟达历史低谷(47.5%)。5 如何开拓「两制」空间,容许港人在行政长官普选中有真正的选择,这对挽回港人对「一国两制」的信心是至为关键的。

「道在人间」的稿源来自「格思」(网址:www.iQuest.hk;电邮:editor@quest.org.hk )。「格思」是附属Quest Institute 的一个网络事工。Quest Institute 由一班基督徒创办,追求信仰及公共价值的对话互动,为香港政府所认可之非牟利机构。


  1. 「6.22民间全民投票」最终计有792,808 张有效选票,其中720,284 票 (90.8%)支持有公民提名的方案,另696,092 票(87.8%%)支持「如果政府方案不符国际标准让选民有真正选择,立法会应予否决。」(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6.22民间全民投票」结果〉,http://hkupop.hku.hk/chinese/release/release1164.html)

  2. 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1984年6月22日、23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3. 同2注

  4. 同2注

  5. 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市民对香港前途有信心、市民对中国前途有信心及市民对一国两制有信心(半年结)〉,http://hkupop.hku.hk/chinese/
    popexpress/trust/conhkfuture/combine/datatables_halfyr.html
    )。

Donation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