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資料庫

時代講場文章(至2017年2月14日)

內地會一百五十週年
宣教士廣播系列(六)
金品三——天國俠醫

  

  蘭州自古以來便是絲路上的重鎮,也是古代中國走向西域的重要前哨站。這個城市被黃河攔腰切穿,加上南北兩山夾峙,形成東西狹長的格局。黃河北岸有一名勝白塔山,它因山上的元代白塔而得名,其山沿河迆邐,彷彿蘭州城的一道保障。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就位處白塔山腳,如同巍峨的白塔山,這醫院多年來兢兢業業地守護著蘭州人。在這繁忙的院區當中有幢灰色磚造建築,它並不多語,僅藉著一身古樸訴說自己的使命與故事——它原喚博德恩醫院,這醫院繼承著一個未完的使命、一段開荒的故事⋯⋯

順流而生

  一八八七年,景色入冬,水落石出,但在漢水的行船上,金輔仁(George King)一家仍在飄盪。金輔仁是內地會的老骨幹,早在一八七五年就來到中國宣教,甘肅、陝西和湖北都留有他工作的痕跡。這一年他奉派至陝西南部的安康,但在數個月的奔走努力下,依然無法找到落腳的地方。金輔仁心中的無奈可想而知,他轉身輕摟即將臨盆的夫人鄔貴貞(Harriette Black),原希望能在安康迎接孩子的出世,但看來是要落空了。金、鄔二人在宣教工場相遇相知,他們也是第一對在內地定居的內地會夫婦。對他們而言,這不過是一時的失望,他們知道神的工作有其時間與美意,於是便叫船夫調轉船頭,之後再尋機會。「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伴隨父母的腳蹤,金品三出生於漢水的行船之中。

  在中國十數個年頭過去,金輔仁愈發感覺中國對醫療人才的需要,便趁著回英述職的機會,花六年時間攻讀醫學學位。再返中國,金輔仁已是金醫生,他前往山東芝罘,在內地會為宣教士子女開設的學校擔任校醫。芝罘為一完全採用英制的寄宿學校,辦學認真嚴謹,有人稱其為蘇伊士運河以東最好的西學,學生高中畢業後可逕升英國任何一所大學。除了智識方面的訓練,這所學校更重視信仰方面的陶冶,六十餘年的辦學歲月中,一共有一百五十多位畢業生奉獻宣教事業,承繼父母的使命。但金輔仁的醫療宣教開始得似乎有些遲,他在芝罘學校服事僅三年,便因為師母的身體孱弱,不得不告老還鄉。金品三也隨父母返英,結束在芝罘的修業,暫別中國。

  從發現需要到正式成為醫療宣教士,金輔仁走了好長一段路,這些路程都被金品三看在眼裡。他在英國的醫學院潛心學道,等待出山救人的時機。一九一○年內地會的《億萬華民》刊登了一篇文章,「中國最大的需要是醫療宣教士⋯⋯,目前我們知道有兩個地方的醫院已具全套設備⋯⋯,但問題是:醫生在哪裡呢?」經過多年的準備,金品三終於等到上帝捎來的指令!

砥礪學信

  由於小時候在中國成長,金品三很快就通過語言的課程,投身醫療工場,學習適應中國當時的醫療環境。他先是被派至開封福音醫院協助柯維則醫生(Dr. Sidney H. Carr)。這是個極度忙碌的醫院,只有兩個醫生,但每年門診人數卻破萬人。縱使見識了中國內地醫療資源的匱乏,金品三卻沒被忙碌淹沒,他總是分出時間到鄉村佈道,因為他來中國不只是要救人,還要救靈魂。與他一同下鄉的夥伴中,有一位醫學生名叫高金城,他是金品三重要的朋友與同工,這兩個好兄弟日後將一同在西北大展身手。

  在開封初試啼聲後,金品三隨即又被派至山西平陽的善勝醫院,協助柯醫生的弟弟柯維忠醫生(Dr. John C. Carr)。善勝醫院的前身是衛理森醫生(Dr. William M. Wilson)開設的戒毒所與診療間,衛醫生於庚子年殉難後,家人捐了一筆款項,希望能在平陽繼續他未完的工作,於是便有了這所名字典出羅馬書,彰顯「以善勝惡」精神的醫院。金品三在山西依然不改其志,他常與中國同工相處,也常常帶醫學生一起下鄉佈道。有一回,他為了在四個城門口張貼教會聚會的訊息,沿著平陽城牆走了一圈,這足足七公里多的路程,他幽默地鼓勵同工說是一種「運動」。

  從開封到平陽,對於中國的環境、醫院的運作,金品三已經有相當認識。彷彿是上帝耐心的磨練,是時候將挑戰交予金品三了——他受命前往蘭州創設博德恩醫院,延續博德恩在西北未完的使命。

奠開北荒

  內地會在蘭州的工作始於一八八五年,宣教士在這座城市可以接觸到漢人、回人、藏人,也有宣教士從事醫療工作,但僅止於簡單的診療所,始終缺乏像樣的西式醫院。一九一三年,博德恩在埃及倒下了,他雖沒有機會親歷西北,但他的遺贈卻讓蘭州的西式醫院成為可能。金品三的任務就是要將可能化為事實。

  除了經費就緒,蘭州博德恩醫院的創建可說是從零開始,金品三要負責買地、監工、統籌新醫院的人事,平日還得行醫治病,可謂分身乏術。幸好此時有一重要人物——護士夏裕恭(Miss Christina Shaw)。這位小姐非常勇敢,從澳洲跑到中國宣教,當她聽到蘭州有需要,更是義不容辭地親往相助。她在前往甘肅的路上遭遇有名的大盜白狼,但她面對槍口威脅卻毫無懼色,並向白狼傳講福音,最後白狼親自向她道歉,將她安然釋放。夏裕恭不但在醫院事務上是金醫生不可或缺的助手,次年春天,她更升格為金品三的賢內助,兩人結成一對大漠俠侶。在金品三的力邀之下,高金城也放棄了在河南的醫院工作,加入博德恩團隊,前來西北助好兄弟一臂之力。

  博德恩醫院有八十個男病患床位、四十個女病患床位,還有門診室、手術室、化驗室、藥房等設施,是甘肅最完善的醫院,也是該省唯一的西式醫院,常有人跋涉數週前來求診。這幾個醫護人員,卻要支援一整個省的需要,他們一天大概要看四十位以上的病患,另外還要照顧住院的病患。即使如此忙碌,金品三依然堅持訓練中國醫學生。他招募了十二名學生,每天上課六小時,還要求學生課餘必須到街頭派發單張,甚至親自帶學生入鄉醫療佈道。創建博德恩醫院不只是完成一幢建築或一套制度,它最需要的是本地的傳道醫生。金品三很清楚上帝託付給他的任務,為此,他必須將醫療知識傾囊相授,同時不斷鼓舞學生傳福音的心志。

  有一回,金品三跟著學生吳寶瑛前往秦州看診。秦州是吳寶瑛的老家,他們在這裡看了六百個病人、動了四十個手術,回程他們又在一個叫做馬營的小鎮看了五百個病人。晚間於馬營的客棧休息時,小偷溜入了他們的房間,卻被金品三逮個正著,沒想到小偷心一橫,索性拾起腰刀向他身上招呼,連砍數刀,竟刺中了金品三的腹部。看到敬愛的老師負傷,吳寶瑛等學生滿是憤慨,幾個同工一擁而上,制伏歹徒,將其扭送官府治罪。然而,金品三的反應出乎眾人意料,他竟請求官府:「不予治罪,當庭釋放」。為了基督的緣故、為了中國人的情感,他願意放棄自己的權益,留下寬恕和愛。金品三的醫者心腸和仁義胸懷贏得了鎮民的尊重,一共有二百位男士自願護送金醫生出馬營,讓他回到蘭州治傷。

  馬營的事蹟只是一個例子,博德恩團隊在甘肅的付出,下至販夫走卒,上至地方顯要,人人稱道。他們曾應省長之邀至洮州阻止傳染病的擴散,他們曾第一時間到靜寧去救治大地震中的傷患,他們救治藏族人,也前往河州建立回民醫院,甚至建立甘肅第一間麻瘋病院。但在這些功績的背後,金品三也有無數犧牲,一九一八年,夏裕恭因為肺炎而過世,為了照顧兩個幼兒,他又與文濟華宣教士(Miss Ivy Ethel Wallis)成婚,兩人之後所生的孩子中,也有兩個不幸夭折⋯⋯

浪湧不息

  一九二○年代,民主和科學等西方新思潮成為中國人心中的救星,加上國內外政局的推波助瀾,許多知識份子將炮火指向基督教,稱基督教是帝國主義與迷信的結合體。各地青年受到這些思潮和民族情緒的鼓動,紛紛發表反教言論,號召罷課、發動學潮,甚至破壞教會的人員財產。面對強大的壓力,許多差會只好將人員召回,有近半數宣教士返回母國,形成所謂的一九二七年「大撤退」。內地會的政策是「不退反進」,何斯德在此時發起二百位宣教士的徵召運動;但同時間,總部也發出指令,要求內地的宣教士盡量往安全的區域移動⋯⋯

  轉往天津避險的指令傳到了甘肅,宣教士們在蘭州集合,準備出發,總計卅八位成人、十二位兒童,而金品三正是這支隊伍的指揮官。為了節省經費與時間,他們雇了八艘羊皮筏子,打算先沿黃河下行至包頭,再從包頭乘火車到天津。這段航程充滿兇險。黃河出蘭州之後便是一連串峽谷地形,水道暗藏無數漩渦與激流,羊皮筏子有時會擱淺,宣教士們必須協力將筏子推出淺灘方能繼續行駛。在內蒙古靠岸時,他們還遇到土匪,在子彈的恫嚇下,一行人也只能勉強留下買路錢。經過這次打劫,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爭端,撤退隊決定改為夜間航行,但摸黑行船也導致擱淺狀況大為增加。六月五日,八艘羊皮筏子居然全數擱淺,金品三再次肩負起指揮的工作,身先士卒率領大家行動,一艘一艘地將皮筏自淺灘推出。正當金品三要推開最後一艘受困的筏子時,他卻在黑暗中失去了重心,一道急流立刻將他捲進漩渦之中⋯⋯。同工們試圖相救,但在黑夜與急流之間,束手無策,他們又花了一整天試圖打撈遺體,仍是一無所獲。離開之前,他們告訴附近的鄉民,如果有尋獲金醫生的遺體,可以到包頭領賞。可惜的是,直至今日,仍然沒有金品三遺體的下落⋯⋯

  宣教是條漫漫長路,僅憑一人之力無法將福音傳到地極,這必然是一場接力賽。金品三無疑是一個最稱職的接棒者,也是最細心的傳棒者。父親金輔仁的醫療宣教策略、博德恩的西北開拓之夢,金品三都忠實地背負,盡心竭力將其完成。他對中國醫學生的悉心栽培、在黃河淺灘上的奮力一推,都是為了讓教會的下一棒走得更穩、更遠。好友高金城繼續西行,在甘州建立了醫院和教會;學生吳寶瑛不但接手博德恩醫院院務,又在家鄉秦州創設醫院;師母文濟華則帶著孩子繼續服事,她直到一九四五年才離開中國⋯⋯宣教路上,上帝的使者有如黃河浪潮前仆後繼。

  白塔山下,博德恩醫院前的黃河依然奔流,百年來不曾停歇,滾滾洪流直朝持定的方向奔去,彷彿一個沒有終結的故事。故事還未完結,接力賽仍要繼續。生於漢水,殉於黃河,金品三忠心地在宣教的浪潮中前進,跑盡了他當跑的路程。在這跑道上,你是遞棒者,還是接棒者?你是否正為交接棒的那一刻做預備?

延伸閱讀:
《捨命的愛》,美國中信出版社‧香港海外基督使團,2006。
《長江杏林》,香港海外基督使團,2007。
George King––Medical Evangelist, the China Inland Mission, 1930.

 

編按:文章由內地會提供。版權為內地會所有。

www.christiantimes.org.hk,時代論壇時代講場,2015.03.18)

Donation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