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资料库

时代讲场文章(至2017年2月14日)

「顺势而为」:从士师耶弗他的认知错误探讨风险决策原理

背景

  过去多月笔者一直于英国巴斯大学筹划建立一新亚洲研究中心。今年六月于印尼万隆举办的纪念万隆会议六十周年学术会议也得到印尼当局和大学的支持和肯定。会议完结之后有印尼官员主动提出可为笔者于巴斯大学所筹建的新中心寻找合适经费捐献,亦希望笔者能考虑为印尼日益严重的地区发展不均所导致的东西矛盾和分裂活动定期提供分析和政策建议,以作安邦之用。

  但这件事情需要一些过程。一方面是要得到英国巴斯大学校方的「尽职审查」(due diligence)过程的正面结果才可考虑接受外来资金捐献。另一方面是我本人也要得到印尼方面进行的相关过程的正面结果才会批核。所以,最近印尼当局便向笔者发邀请到印尼开一个关于亚洲国际关系和跨宗教和平对话的国际会议。

  笔者一直祷告寻求神的带领。本文尝试从士师耶弗他所犯的「认知性错误」(cognitive error)去探讨当决策者要面对「不确定性」(uncertainty)时可考虑采用的原理去「因应各种风险去作合适决定」(decision-making about risks)。

耶弗他的认知性决策错误

  圣经旧约士师记记载了士师耶弗他所犯的决策错误,累他赔上了自己女儿的性命。基列人耶弗他虽然是神所祝福及拣选的勇士和士师,他的出身却是「妓女的儿子」(士十一1)。由于自小被同族兄弟恨恶敌视,他不能承继产业而被赶走。耶弗他便被迫逃离家园到陀伯地另觅生计(士十一2-3)。

  后来以色列人不敌外族亚扪人的侵略,耶弗他便被基列族长老们召回,并立他为「元帅」,希望他能带领以色列人与亚扪人争战(士十一4-6)。从他们之间的对话之中,我们或可看到耶弗他仍受到少时被族人赶逐的伤害所影响而错误地理解要战胜亚扪人之后才可证明自己去作基列人的「领袖」:

  「过了些日子,亚扪人攻打以色列。亚扪人攻打以色列的时候,基列的长老到陀伯地去,要叫耶弗他回来。对耶弗他説:『请你来作我们的元帅,我们好与亚扪人争战。』耶弗他回答基列的长老说:『从前你们不是恨我、赶逐我出离父家吗?现在你们遭遇急难为何到我这里来呢?基列的长老回答耶弗他说:『现在我们到你这里来,是要你同我们去,与亚扪人争战,你可以作基列一切居民的领袖。』 耶弗他对基列的长老说:『你们叫我回去,与亚扪人争战,耶和华把他交给我,我可以作你们的领袖吗?』基列的长老回答耶弗他说:『有耶和华在你我中间作见证,我们必定照你的话行。』于是耶弗他同基列的长老回去,百姓就立耶弗他作领袖、作元帅。」(士十一4-11)

  虽然族人已决定立即立耶弗他为「元帅」和「领袖」,耶弗他仍被心内一份不足和不安去错误认知要战胜亚扪人才能证明自己是族人的「领袖」。在这场对话中基列长老已任命耶弗他为「元帅」并承诺他也将成为族人的「领袖」。这原本是没有条件的。但耶弗他却无意识地加插了要作「领袖」的条件──争战成功:「若然我与你们同去与亚扪人争战而耶和华又把敌人交在我手的话(即战胜的果效),我将成为你们的领袖。」(参士十一9)纵使回家后百姓随即立耶弗他「作领袖、作元帅」(士十一11),耶弗他仍无意识地受到这自设的战胜条件捆绑着。不幸地,后来促成了他独生女儿死亡的悲剧。

  数次与亚扪人的外交斡旋失败之后(士十一12-28),纵使神的灵已降在他身上,求胜心切的耶弗他却向耶和华发了一个毒誓,意图换取神对这场不确定战事的最后胜利:
 
  「耶弗他就向耶和华许愿,说:『你若将亚扪人交在我手中,我从亚扪人那里平平安安回来的时候,无论什么人,先从我家门出来迎接我,就必归你,我也必将他献上为燔祭。』」(士十一30-31)

  耶和华使耶弗他战胜,亚扪人便被以色列人制伏了(士十一32-33)。不料,耶弗他回到家门时第一个碰到的却是自己独生的女儿,他便哀愁和强迫性地以为不能求神收回自己所许的毒誓而将自己的女儿献为燔祭。(士十一34-39)笔者认为耶弗他在这场战事上犯下的认知错误是一种「潜意识偏差」(unconscious bias),错误地认知:
 
  一、基列长老们对他的元帅和领袖任命是有附带条件的。
  
  二、人在战事的胜败是可以透过犠牲家人性命去向神讨还和交换的。

  三、一方面人不能求神怜悯去改变之前向神许过的愿,另一方面神不容许人提出去更改誓愿内容的诉求。

  而这些无意识偏差会很容易于人面对不确定未来之下影响所作的评估和决定,造成了不客观和偏离现实的「风险认知」(perception of risk)而作出了「过度反应」(over-reaction)和错误决定,累己累人。根据耶弗他的认知性决策错误,笔者作了以下功课以作分享。

关于「精神模型」的两个比较分析

  为学为人,笔者一直沿用「启发探索式学习法」(heuristics)。综观,「启发探索式学习法」的目的并不是要去确立「普遍性的科学法则」(universal laws)。由于以人有限的智慧和力量是没有可能达到普遍性法则,我便多以亲身体会和实质经验去探索世界,并以各种自己和别人已累积的丰富人生经验去不断改善和调校自己,才可适应不断变化的时势和各种不确定客观因素。

  由于身处周边环境、人事关系、组织架构和最高掌权者的意志会不断变化,下放太多精力时间去试图改变这些客观但永远在变的因素并不具持续性。这是因为纵使个人或能一时改变它们,它们仍会继续永恒改变。所以我一方面依靠各种人生体会去帮自己走人生路,也同时研究人如何利用过往经验去为自己提升能力和为处境性问题找答案。这是「启发探索式学习法」的主要原理。

  过去多月,笔者感谢有位学者前辈不断建议一些管理学书籍去帮我准备筹建新中心之用。这位善心前辈苦口婆心地叮嘱笔者到英国后要「顺势而为」。在学习过程中,有两本书得益最大。它们都触及人透过生命经验中可如何改善自己的一些原理和法门。

  首先,英国风险心理学家Glynis Breakwell提出人对风险的认知实无可避免地受到决策者的过往经验、主观期望和精神因素影响。而很多决策性偏差和错误则多涉及以下一些原因:

  一、防卫性否认(defensive denial):决策者因为逃避威胁和害怕被伤害而否定风险的存在和迴避潜在的威胁。

  二、捍卫自尊或自我形象:决策者为了表现自己比其他人或对手优胜和突出而影响了评估风险的客观性。

  三、自我中心(egocentrism):决策者不能将心比心地从他人和对手的角度去理解事情的多面向性和复杂性而导致错误评估风险。

  四、资讯的不完全性:决策者缺乏得到相关风险的资讯渠道,和纵使得到相关资讯后所导致的认知偏差。

  五、刻板印象的显着(stereotype salience):决策者过份着重跟对手或他人的「成功典範」和「失败例子」的风险行为比较而不能客观如实地评估和正视自身和所属组职内所存在的独特风险因素。

  由于以上原因并不能道尽所有导致决策偏差和错误的原因,学者Glynis Breakwell便提出「精神模型」(mental model)这概念去涵盖决策者于累积人生经验和学习应对多种风险时必然形成的一系列假设和世界观。笔者认为,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人(不一定是决策者),我们实需「吾日三省吾身」地不断反省、认识和改正存留在我们各自「精神模型」内的不同认知错误和主观偏差。纵使没有「最好」的世界观和对事物的假设,人仍可以一步一步地于人生路上成长蜕变,迈向一个一个的「更好」。

  美国非裔管理实践学者Elizabeth Thornton坦诚地以自己早年创业的失败经验作借鑑去找出导致人犯下决策错误和过度反应的几种常见恐惧: 

  一、害怕失败:决策者的自我概念跟成就和控制事情的结局捆在一起。我害怕失败是因为我以为无人会喜欢失败了的我。

  二、害怕成功:我觉得自己不配得成功和快乐。我害怕若然我成功,我将要失去成功。

  三、害怕那无法知道的事情:我害怕不受控制的状态。我惧怕我不知道的事情和未发生的事情。

  四、害怕孤独和寂寞:我害怕不被接纳、不被认同和被拒绝。

  基于这些常见恐惧,Elizabeth Thornton点出了以下几种经常导人犯下认知错误的「精神模型」,  一直阻碍决策者客观地看到「事态原本的发展规律」(the way things as they are):

  一、「外在证明」(external validation):我需要他人去喜欢我和认同我是聪明和有能力的。人的自我概念只建基于外在授权的角色和职衔等社会建构的身份。这常会误导人不惜代价地去「向上爬」和争权夺位。

  二、比较竞争:我经常将自己和他人比较才能断定和知道自己的价值。人的自我价值建基于跟他人的比较和竞争,所以人在社会阶梯的位置便决定了其价值。这会使人沉溺于外在证明而构成了对「表现」的偏差理解,让别人主导了自己对自我价值的评估。

  三、完美主义:在我当做的事上我一定要完美。这会成为一种不必要的压力,使人无法自如自由地去将自己的创意和才华自然地表现出来。由于人无法达到完美,他/她便无法真正享受成功和满足。这便导致过份要求自己和他人的决策错误,造成不必要的人事资源耗损。

  四、操纵:我一定要控制我身处的环境。我的自我概念完全取决于我如何能够控制他人和事情发展的结果。操纵欲会限制他人可如何回馈和参与计划的可能性。这不单会强人所难,更会于决策过程中强行过关。事情发展不如自己期望便可能引起反应过激,导致下一个决策错误。

  五、不安全感:我不够好──我不能接受我就是我。一方面我不能接受我是有限制的,另一方面我不能接受我已经够好了。通常有以下几种状态:
  
  1. 我需要完美才能够好。  

  2. 我不能寻求帮助因为求助代表我是弱者和不够好。

  3. 我要过度成就和超越其他人才使自己觉得自己够好。

  4. 我要去控制那无法控制的人事、形势和事情发展我才觉得自己够好。

  但由于人无法掌控一切,「我不够好」的不安全感会引致更多失败和沮丧。这些负面经验会通常强化了决策者的不安全感而导致下一个循环的决策错误。

风险决策原则:「顺势而为」

  基于以上讨论,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风险决策原理可供参考:
 
  一、在这世界里永远都有一些事态发展的情况是我们不喜欢的。当事情要出错的话,它也会自然出错。当事情不如我们想像般发展的话,尝试不去问「为什么发生在我身上?」而去先接受问题已出现了,再去问「有什么可做去令事情不再恶化下去?」否认问题的出现是情绪式过份反应的温床,也会导致下一轮决策错误的连锁反应。

  二、人虽然是基本上一样的,但每个人也是独特的个体。我们要放下控制他人跟自己一样的欲望。对!人是基本上一样的──每人会根据自己独有的「精神模型」而去理解问题和作决定。容许和接纳别人根据他/她自己独有的不一样方法去行事会使我跟别人合作的关系更快乐、顺畅和持久。

  三、我们不能控制我们行为的所有结果。客观现实是充满了很多我们无法完全掌握的变数。它们很多不单是未知的,更多的更是无法知道的。活在当下或许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不要为了那些未知的和无法知道的去担心焦虑,更重要的是集中现在这刻可以做到和做好的事便足够了。

  四、世间万物是互相关连和不断在互动的。事态发展由一连串的因果关系所促成。耶和华在当中掌管一切。事成是耶和华,事败也是耶和华。既然如此,决策者只是世间万物事态发展的一部份。而这部份的份量和大小则全由耶和华决定。这份来自神的平安才可使决策者「顺势而为」地紧跟着耶和华行事作决定,不受自己的主观愿望、情绪和欲望去左右了事态原本可以正常发展的方向。这是因为:「神的名是应当称颂的!从亘古直到永远,因为智慧能力都属乎他。他改变时候、日期、废王、立王,将智慧赐与智慧人,将智识赐与聪明人。他显明深奥隐秘的事,知道暗中所有的,光明也与他同居。」(但二20-22)

(作者为英国巴斯大学政治、语言及国际研究学系副教授)

www.christiantimes.org.hk,时代论坛时代讲场,2015.07.09)

Donation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