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資料庫

時代講場文章(至2017年2月14日)

等待終結?--從《十年》說起

作者網址:http://letthewordbeheard.weebly.com

最近電影《十年》成了城中熱話,上個月看完之後,每次回想起來心情仍然激動。我相信對一群幾年以來見證這城市劇變及親歷其中的港人,不難引起心裏的共鳴與激情。

步出戲院,帶著沉重又漫無目的的腳步,心裡是在淌淚;卻又看著城市的真實,回到現實的荒謬中。該帶著一種「幸好還未到那個地步」的僥倖心態、繼續逃避;還是要帶著一種「前方漆黑看不見光明出路」的灰心唏噓?

時代愈黑.盼望需要愈堅定

「因為時勢真惡。你們要求善,不要求惡,就必存活。」電影尾聲一句聖經金句,對這時代充分的貼切,卻又存留一絲微弱的盼望。最近看一位教會弟兄寫的文章〈我為何仍有盼望〉,深受感動的是,信徒在這時代愈來愈黑暗、荒謬時,真的需要這般的「頑固」,仍然深信上帝超越的盼望。

讀經常說要心存「盼望」,只有真正進入一個政權險惡的社會,荒誕無稽的事一天比一天多,不公義的事好像漠視人的良心--在這樣的時代之中,才知道仍存盼望的張力。這句「求善」,正正是在面對邪惡時,以一個最微小的行動,抗衡黑暗的猖狂。

好像我喜歡的蠟燭--它微小,好像軟弱無力,但卻確實在發熱,也在黑暗中看見它的光明。社會需要的,正是信仰群體在環境漆黑時,不是浪漫吹水說作鹽作光,而是作出一點行動,像一點燭光照亮黑暗。

不可能中.愈渴望看見曙光

在《自焚者》一段故事中,你未必認同此行為,也可能認為自焚的「作用」不大。不過,正如一點燭光,效果不大,光線照得不遠,卻又帶著持久的生命力。教會若要學習「行善」,在社區行動,就不能再看是否有「作用」、有「效果」。

神呼召教會要關顧貧窮人,教會就不能以多少「信主人數」來決定是否行動。因為「行善」本身就是神的呼召,縱使效果不大又如何?教會仍是確實地微小地發亮,勝過一切美麗偽善的口號。

而我們會否相信,微小的光線,仍可激發這城市中仍存希望的人一起改變?正如電影所說,我們這年間失去最多的,是「信任」。我們能一點一滴重建這份信任嗎?

不能安逸.在不義中要發聲

在《本地蛋》的尾聲:「千萬不要習慣了。就是我們這一代習慣了,到你們這代才變得如此……」

香港人對事情很容易適應,甚至我們對不義、荒謬、違背人性的事都漸漸看得平淡,成為生活的一部份。「港豬」們就是為求「安穩」,忽視所有惡事,或視而不見。教會同樣,對著如此世代,只求自保,習慣外面腥風血雨、在裏面平安喜樂自high敬拜。會否到哪一天,教會群體像《冬禪》情節般,把自己化成標本?

聖經從沒教導我們忽視世上的邪惡。若我們習慣了,對不義的事沒有感覺、對傷害弱小的事沒有痛心,則主的說話和呼召與我們可以完全無關。

等待終結.消失中的香港?

這就是城市的大結局?我們就要等待被消失、被宰殺般,面臨慘淡的終結?

如果你還未放棄這城市,如果你仍信任人裡面總有善,如果你深信上帝是掌管終末,我們仍可以緊握盼望。

為何終末如此重要?因我相信,有一天,上帝會審判不義,上帝會安慰受壓迫的,上帝會為無辜人伸冤。而這一代信徒(起碼有部份)都期望教會能夠學習在這時代行出這盼望。

(http://christiantimes.org.hk,時代論壇時代講場,2016.01.11)

Donationcall

舊回應3則


橄欖 / 2016-01-18 00:04:44.0

前帖第7點修訂版

(下面是前帖第7點的修訂版)


7.  「教會」或「教牧」能按正意釋經地以主的教導改變得到一個又一個的生命,使他/她們一個又一個得「修身」(「修生命」),他/她們也就自會在其崗位或地位和能力內,能按主的教導「調理或影響得到其家庭、調理或影響得到其自僱、調理或影響得到其部門、調理或影響得到其公司、調理或影響得到其學校、調理或影響得到其機構、調理或影響得到政府、調理或影響得到議會、調理或影響得到社會、調理或影響得到文化、調理或影響到國家、調理或影響到天下……等等」───── 如此,則「教會」或「教牧」其實已是在燃點著主的光,而不是在「說美麗偽善口號」,相對地,每每只是高舉「社會福音」的,反而可會容易流於在「空說美麗口號」,又或容易流於「站立自義高地」。也參(1) 王明道:〈真偽福音辨〉;(2) 梁壽華:〈超然信仰的社會實效性——王明道社會觀念的再詮釋〉,該兩文均可在網上看到。

橄欖 / 2016-01-16 00:16:32.0

一些思考分享(二)

8. 沒就各政治議題向社會大眾或教會群眾作評論的「教會堂會」或「教牧」,不會就是不合主心意的「教會堂會」或「教牧」,主耶穌本身也沒就各政治議題去作評論。主耶穌的使徒及歷世代不少又良善又忠心的教會教牧或教士,也不是都有就其身處時空的各種政治議題去作評論的,他們/她們都不就可說是不合主心意的教牧或教士。


9. (林前12:14-22) 身子原不是一個肢體,乃是許多肢體。設若腳說:「我不是手,所以不屬乎身子,」它不能因此就不屬乎身子。設若耳說:「我不是眼,所以不屬乎身子,」它不能因此就不屬乎身子。若全身是眼,從哪裏聽聲呢?若全身是耳,從哪裏聞味呢?但如今,神隨自己的意思把肢體俱各安排在身上了。若都是一個肢體,身子在哪裏呢?但如今肢體是多的,身子卻是一個。眼不能對手說:「我用不著你。」頭也不能對腳說:「我用不著你。」不但如此,身上肢體人以為軟弱的,更是不可少的。


10. 此外,我們的盼望其實並不宜且不能建於這個世界之「完美改變」,因為按聖經所載,且按常理可料,這世界的整體發展(或「改變」),是只會朝向變得愈來愈沉淪、敗壞、欠愛心、不義、自義、民攻打民、國攻打國、地球居住環境變壞等等;而按聖經所載,這個世界最終是會被毀滅的,參例如彼後3:8-14;啟8-20。


11. 盼望在世界終結和主再來前,所有國家和地方(包括中國、中國香港、中國澳門),都是完全民主的國家和地方,所有民和所有人(無論是否政治中人,無論是否無神論者、泛神論者、一神論者)都是行公義與好憐憫和存謙卑心的人,這個盼望雖夠「高大」,但卻「空遠」。


12. 盼望現屆中國政府能真正及能繼續不斷地做好「不論老虎蒼蠅都照打」的反貪腐工作,且能為日後建立得到一個適切可行於全國的防範與打擊貪腐機制,這個盼望雖不夠「高大遠」,卻會是一個可為習近平和李克強禱告的其中一個重要方向、起始點和突破口。





橄欖 / 2016-01-15 23:32:16.0

一些思考分享(一)

就文中說「神呼召教會要關顧貧窮人,教會就不能以多少「信主人數」來決定是否行動。因為「行善」本身就是神的呼召,縱使效果不大又如何?教會仍是確實地微小地發亮,勝過一切美麗偽善的口號」,筆者有以下一些思考分享:


1. 神其實不是呼召教會只去關顧經濟貧窮的人,而是要去關顧一切人的,即包括心靈貧窮與軟弱的人(不論他或她算否屬於經濟貧窮的人)。事實上,主耶穌也不是只去關顧經濟貧窮的人。


2. 在香港,不少教會堂會除了本身設有慈惠奉獻,及有對其堂會群體作關顧工作外,且有份於參與一些基督教機構所做的扶貧、助困、援苦事工,可參例如載於 http://bit.ly/1cvympk 的一些例子,我們不宜就這方面總是視而不見或一味抹殺般似的,以免自義,且應親自也給該些機構予以捐贈或義工等的支持與付出(備註:該些教內的扶貧、助困、援苦機構,其實一直是有著不少教會及信徒在背後作其主要的財力與人力支持的,否則他們都早已無法維持至現在)。


3. 神對信徒(無論是富的信徒、是貧的信徒,或非富也非貧的信徒)的呼召,不單是要作「行善的行動」,且也是要作「離罪的行動、避罪的行動」,參太4:17;11:20-21; 28:20;路24:47。


4. 筆者相信應有很少教會會以多少「信主人數」來決定信徒是否應要作「行動」(「行善的行動、離惡的行動、避惡的行動」),是否應要作「與悔改的心相稱的行為」。


5. 筆者也相信應有很少教會的兒童事工、青少年事工、大專生事工、職青事工、伉儷事工、男士事工、婦女事工、栽培事工、門訓事工、主日學事工、講道事工等等,會是只談永生,而不談該如何遵主吩咐地活此生的,也參太28:20。────── [ 按:(a)整本聖經之「信主」的『信』,都是有「信且願從」的意思,而不是「信卻不願從」的意思; (b)「因信稱義」的『因信』也是有「因信而願從」的意思,而不是「因信卻不願從」的意思; (c)聖經是說「因信稱義」,不是說「因曾信過,得以稱義」,也即不是「一次真信過,可永得稱義」。(d)「信且願從」是一生的得救工夫(腓2:12);偶爾軟弱在罪中跌倒,卻願儆醒悔罪回轉的,神必拯救到底,偶爾軟弱在罪中跌倒,而不再願儆醒悔罪回轉的,神沒應許必拯救到底(太7:13-14)。


6. 若是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來說,「修身」(「修生命」)應是每個信徒都須一生作好的事,「齊家」卻未必是每個信徒都能作到的事,因為有些情況是需視乎其在家裡的崗位或地位是否能如此作的,至於「治理機構、治理公司、治理社會、治理國家、治理天下」亦明顯不是每個信徒都能作的,需視乎其能力、見識及其在相關範疇內的地位或崗位是否能如此作。


7. 「教會」或「教牧」能按正意釋經地以主的教導改變一個又一個的生命,使他/她們一個又一個得「修身」(「修生命」),他/她們也自會在其能力及崗位或地位內,能按主的教導「治理或影響機構、治理或影響公司、治理或影響社會、治理或影響國家、治理或影響天下」───── 如此,則「教會」或「教牧」其實已是在燃點著主的光,而不是在「說美麗偽善的口號」,相對地,下下只是高舉「社會福音」的,反而會容易流於在「說美麗口號」,或會容易流於「站在自義高地」。也參(1) 王明道:〈真偽福音辨〉;(2) 梁壽華:〈超然信仰的社會實效性——王明道社會觀念的再詮釋〉,該兩文均可在網上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