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資料庫

使命公民.關社靈命系列
系列文章由使命公民運動供稿──今天社會雖然迷茫失落,但基督徒對社會的反應,應受靈性操練指導。特別是當人面對憤怒、怨恨、貪欲、灰心等人性軟弱時,人更急須重建靈性。這系列作品從不同角度反省社關靈性,期望小小的火種,聚成熊熊的大火,讓弟兄姊妹重整靈命,調較價值觀,預備心靈,實踐愛神愛人,活出上主的使命。
關於使命公民運動詳情,可瀏覽Facebook專頁:https://fb.com/missioncitizens 或電郵:missioncitizens@gmail.com

一份自覺:德不孤,必有鄰

們都很熟悉以利亞在羅騰樹下尋死的故事。求死的意念反映著情緒耗盡、沮喪、恐懼、失措或埋怨與抗議,或者這種種的總和並加上其他的。

  此外,以利亞可能感受到一股無名的孤單感。奇怪的是,當時有民眾為他出力,殺死了四百五十名巴力的先知。可是,以利亞似乎並沒感覺到這班民眾的同在。

  佔中以後至今,或許不少人心中也有一份「以利亞情意結」,而比以利亞更難堪的是,以利亞至少在求火焚燒祭物的一役贏了,但佔中一事卻有點不了了之。在某些教會裡,它曾經帶來撕裂,但痛處沒有被撫平醫治,而是被遺忘了。另有些教會,或許有那麼一點撕裂,雖令價值核心感到需要作出反應,卻很快便冷落到不值一哂的境地。

  巴力代表的既是宗教的,也是中央和利益集團的勢力。在上帝的靈激動下的以利亞,所召集的是民眾的力量,那是草根的力量,是覺醒的力量,是補救和懺悔意識的萌生盼望。當代香港社會,佔中時期從各處湧出來的民眾,反映的是幾個領導象徵人物,以及去中心的群眾。走上街頭,為的是向集團的勢力作出抗議。這抗議的背後是為了對意義和價值作出重寫和重新定義——我的城市我決定。

  以利亞剷除巴力先知,而以色列王事奉的是巴力,此舉等於是向當今最高權勢宣戰。權勢必須被一些人擁抱,被視為價值,才能真正發揮其作為權勢之實。剷除巴力,等於是撼動一種滲透在生活型態、消費習慣、階層群體人脈類聚的深層價值結構。

  在表面的集團背後,是更深層的個別持份者,就是靠著社會階梯、努力與報酬、升學競爭效應、自我實現與機會,或在這當中自認為「醒目」者、有能力者、懂得把握機會者,而無視於機會不均等、起步點不一致者。他們對自己先天財力、機會、背景的條件比人好沒有自覺。這種無形的階級性的冷漠,可以是禮貌和態度和善的,但也可以是那種以慈母般的溫柔,配合和顏良言把人安撫收編的無形力量。不能對抗,不然則雖不反臉,卻仍會以更高明的方式封嘴滅聲、加以排斥、矮化和邊沿化。對付巴力,切中要害的是顛覆那一股比亞哈本人更龐大和無形的力量。亞哈的仗勢欺人、強佔田園地土,王后耶洗別那狹隘加狠毒的心腸,欺人太甚且非把人逼入絕境不可的兇狠。相較於亞哈和耶洗別,當代的軟門面勢力打壓,利用組織架構的手段,更能殺人於無形。

  聖經沒有描述那一批群起擊殺巴力先知的民眾後來如何,但卻花了不少篇幅描寫亞哈王和王后耶洗別追殺以利亞之時,後者如驚弓之鳥,被恐懼心理完全擄掠,進而意志消沉,躲起求死。無形的殺人臉面,可以令人癱瘓,或意志遭到軟禁。以利亞需要的是新的覺醒和認知。

  上帝讓疲乏的以利亞恢復體力,也藉著話語叫以利亞志氣得以恢復。上帝向他說:「但我在以色列人中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未曾與巴力親嘴的」(王上十九18)。事實上,先前在「耶洗別殺耶和華眾先知的時候,俄巴底將一百個先知藏了,每五十人藏在一個洞裡,拿餅和水供養他們。」俄巴底這麼做,因為他「甚是敬畏耶和華」(十八4)。

  以利亞的這段故事,提醒我們的是,在為義大發熱心的時候,我們都有機會像以利亞一樣,只看見自己如何奮不顧身,結果心裡有深沉的孤單感,同時也不免有點自我膨脹。但故事也告訴我們,放眼望去,仿佛不見一人,事實上卻在那默默無聞處,早已有不少的仁人義士,在你尚未覺醒以前,在你走上街以前,在你為耶和華大發熱心以前,默默耕耘了千萬個日子。

  這城有七千人在重新定義,每一個人都有份於這集體身份、群體意義的再書寫。

  書寫改造的日子固然漫長和孤寂,但子曰:「德不孤,必有鄰。」七千人,一個都不能少。

編按:「關懷社會的靈命培育」系列文章由使命公民運動供稿。關於使命公民運動詳情,可瀏覽Facebook專頁:fb.com/missioncitizens或電郵:missioncitizens@gmail.com。系列其他文章可參本報網站時代講場「使命公民.關社靈命」專欄。

Donation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