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资料库

iQuest道在人间
「道在人间」的稿源来自「格思」。iQuest是附属Quest Institute 的一个网络事工。Quest Institute 由一班基督徒创办,追求信仰及公共价值的对话互动,为香港政府所认可之非牟利机构。
(网址:www.iQuest.hk;电邮:editor@quest.org.hk

十年太久 只争朝夕

无标题文件

  电影《十年》确是近年来港产电影的奇迹。《十年》自去年十二月十七日上映后,第一个月共四百六十场的票房收入累积达323.7万元,连续三周高踞香港十大票房之列。1香港电影评论学会于二○一六年一月十七日的「第二十二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中推荐七部电影,《十年》是其中之一,2美国CNN电台于二○一六年一月廿一日以〈《十年》:黯淡的香港远象带来票房惊喜〉为题报导,访问其中三位导演,3《环球时报》更于二○一六年一月廿二日以整篇社评点名猛烈抨击《十年》。4

  有人觉得《十年》的立场不中立,五个故事不够全面。然而,电影不是学术研讨,即便是学术文章,也往往有其取向和预设。更重要的是,一般观众对电影的期待,是导演借着电影所要传递的讯息。

  有人觉得《十年》的剧情过于夸张,质疑其真实性。然而,有什么比得上这两年激变的香港社会现实更为夸张和荒谬呢?如果《十年》有续集,或者说,如果《十年》不是在二○一五年初而是在一年后的今天才开始筹划和拍摄的话,我相信或许会有关于「司法覆核」、「院校自主」、「越境执法」和「被失踪」等故事的出现。然而,如果有人在一、两年前就编写出市民对相关事件深感忧虑的故事,恐怕也会即刻引来「过于夸张和失实」的激烈批评。

  对于股市和汇市来说,一个周末往往已经太长久,因为根本无法预知在周末内会发生什么事情,也难以预测某一事件对于一、两天后的股市汇市会有什么冲击。政治其实和股市汇市一样,一个周末尚且太长,何况十年?无论是今天或是五年后,没有人可以有把握准确地预测香港十年后的真相。《十年》或许不是研究香港二○二五年的最适当材料,但这并不重要,因为导演不是预言家。与其说《十年》是一部预言,不如说它是一部寓言。这不是质疑电影与十年后的香港实况的关系,而是说,《十年》的真正意义不在于它的预言性,不在于十年后的香港是否与电影所描述的相符,而在于《十年》真实地反映了今天许多香港市民对香港前景的忧虑,并他们对下两届的特首和政府(二○一七年和二○二二年)完全失去信心。

  后占领的香港固然是一个撕裂、分化、对抗的社会。然而,不是很多人意识到后占领的香港亦是一个焦虑、迷失的社会,就如《冬蝉》的男主角那样,日复一日地重覆保育工作,深层的无力感最终使到他自己也迷失了,把自己制成标本,步向自毁。《冬蝉》导演黄飞鹏慨叹地问,「当保育意识走到尽头,我们还能保护什么?」5

  资深影评人舒琪曾表示很少香港电影能够提起他的兴趣,但他对电影《十年》却给予极高的评价:「毋容置疑地,这将是今年最重要——如果不是最好——的香港制作电影。谁说香港(电影)没希望?」6 他更指出,「我想不出在过去的五至十年里,有哪一部香港电影可以如斯不断叫我联想起我的生活及所思所想。许多人都说五部影片的结论太灰太悲观,实则是香港的现实根本就没有给希望过我们(也许除了去年的雨伞运动)。电影只是拒绝说谎。」7香港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陈志华亦认为《十年》「是切切实实呼应着时代,是今年最值得讨论的香港电影。」8

  我的朋友当中,有人看《十年》时落泪,有人表示要多看一次,有人在小组中讨论,有人筹办放映会让观众参与讨论,有人撰文发表感想。一部电影竟然能够引起观众这么大的迴响,这不就是电影的魅力和拍摄的目的吗?这不也是《十年》为什么会招惹《环球时报》社评强烈谴责的原因吗?但这同时显示《十年》的更深层价值和意义:就是有人明白香港人,説出了他们面对香港前面十年心底处的不安、担忧、焦虑、挣扎和忿怒,观众在《十年》中看到自己的影像,听到属于自己的声音,找到属于自己的感受。

  有人批评《十年》既负面又灰暗,而且未有提供任何解决方案。《十年》所呈现的未来,无疑非常沉重,但绝对不灰,因为《十年》的五个年轻导演拒绝认命、绝不放弃。9《十年》发起人及短片《本地蛋》导演伍嘉良解释说,五个导演的「谂法好似,同意香港宜家好唔掂,要搵出路,大环境未必(即时)有改变,但人的选择,当前面对的挣扎同困局,却可改变未来。」10《十年》本身其实就是一个勇敢的尝试,面对香港现时的困境,导演们拒绝在无力感和无奈感中沈溺,他们毅然选择面对政治现实,积极关心香港未来,认清摆在前面的选择。拍摄《十年》的目的就是要「畀香港人睇,好关心香港将来,呢个先系重点。」11

  十年太久,只争朝夕。我们当然可以什么也不做地只做观众,静观前面十年香港如何改变。《十年》以「为时已/未晚」作为结语,把时间焦点转向现在,把观众化为行动者,十年后的真相由自己现在决定。「要求善,不要求恶,就必存活。」(摩五14)

  《十年》因此可以是面对香港未来的新起点。在没有特定的解决方案下,《十年》邀请观众勇敢地面对和思考香港的未来,并做出应有的牺牲和选择。在没有特定政治正确的故事下,《十年》为新本土电影掀开序幕,把香港的故事继续讲下去。《十年》应该有续集,等待每一个香港人去讲述;另一不同角度的《十年》,有待每一个香港人去创造。12

  有人聆听、有人回应、有人对话,故事才可以延伸,延伸下去才会有意义。

(作者为Quest Institute主席)

(『道在人间』的稿件来自iQuest﹝网址:www.iQuest.hk;电邮:editor@quest.org.hk﹞。iQuest是附属Quest Institute Ltd 的一个网络事工。Quest Institute Ltd 由一班基督徒创办,追求信仰在公共空间的对话和互动,为香港政府所认可之非牟利机构。)

iQuest道在人间系列

http://christiantimes.org.hk,时代论坛时代讲场,2016.1.27)


    
1.〈独立电影《十年》满月劲收324万 连续3周高踞十大票房〉,《苹果日报》,2016年1月20日;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news/20160120/54669009

2.得奖理由撮要中指出,「年轻创作者勇气与创意的展现。五个独立的未来想像,或有荒谬讽刺,或有虚幻迷离,或有贴近生活,却不约而同反映当下社会的焦虑与恐惧。这既是预言,也是寓言,旨在绝望过后留一线希望之光,勉励香港人为时未晚。」(〈第二十二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得奖理由撮要〉,2016年1月18日;http://www.filmcritics.org.hk/学会大奖/得奖理由/第二十二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得奖理由撮要

3.JamesGriffiths, “‘Ten Years’: Dark vision of Hong Kong’s future proves surprise boxoffice hit”;January 21, 2016, http://edition.cnn.com/2016/01/20/asia/hong-kong-ten-years-future/.

4. 〈社评:《十年》吓唬香港社会,内地管不了〉,《环球时报》,2016年1月22日〉;http://opinion.huanqiu.com/editorial/2016-01/8425632.html

5. 〈【十年】独立电影放映〉,2015年11月6日;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547433602073105.1073741840.538948349588297&type=3

6. 〈【十年】独立电影放映〉,2015年11月6日。

7. 舒琪,〈《十年》〉,2016年1月10日;http://ktoyhk.blogspot.hk/2016/01/20160110_52.html

8. 陈志华,〈《十年》:想像香港崩坏时〉,2015年12月19日;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51219-culture-column-chanchiwa/

9. 欧文杰的《方言》是五部短片中相对不太沉重的,但却是最有可能在现实中发生的。虽然导演以比较轻松的叙事手法演绎,但广东话日渐衰微对小市民生活的影响,如是紧贴民生,怎会不沉重?

10. 〈热爆《十年》掀扑飞潮 导演:还看今天为时未晚〉,《苹果日报》,2015年12月27日;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news/20151227/54578926

11. 〈香港十年预言:「本地」成禁词 粤语靠边站〉,《东方报业集团网站》,2015年12月20日;http://hk.on.cc/hk/bkn/cnt/news/20151220/bkn-20151220195601456-1220_00822_001.html

12. 伊仁,〈为时未晚 《十年》为新本土电影运动掀序幕〉,《辅仁媒体 • 尔雅集》,2016年1月14日;http://style.vjmedia.com.hk/2016/01/14/13644

Donation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