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资料库

iQuest道在人间
「道在人间」的稿源来自「格思」。iQuest是附属Quest Institute 的一个网络事工。Quest Institute 由一班基督徒创办,追求信仰及公共价值的对话互动,为香港政府所认可之非牟利机构。
(网址:www.iQuest.hk;电邮:editor@quest.org.hk

想像失序的本土身份

  过去,本土意识不少人不愿意宣之于口,部份原因是它触及政治禁忌:港独、去中国化、锁港和排外等。经过二○一六年农历年初一的冲突,市民对本土意识的联想更呈极化(polarize)。本土意识和武力抗争一时间好像变成同义词,但这关联并非必然,保守的秩序也可以充斥着暴力。新生代中不少人拥抱本土意识和想像,教会除非打算任由他们在外头漂流,否则不能自绝于他们的世界。教会对本土进行思考,应由信徒个人的层面起步。
      
不能迴避的本土

  以往港人抱犹疑的态度谈论本地人的权益,这情况已经转变。二○一五年初,公民党决定把本土议题加入该党的建党十周年宣言内,1 同年年底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先生的网志〈喇沙与我〉尝试以手足情谊(brotherhood)来重新定义人强烈的本土认同,2足见本土意识在公共领域扎根,受到政圈和官员重视。本土的观念渐成为今后政治论述的前设,换句话说,参与公共空间的人不能迴避这课题。

  传统媒体不停播送旺角的冲突场面,背后的意识形态在此不论,但若果我们不让旺角的冲突全面占据我们的想像,从一个较宽阔的视野中我们得承认,本土身份的论述比过去数年间任何一个时刻都显得自然,什至理所当然。从难民涌入对欧洲社会的冲击,到澳洲阻截六十吨奶粉运中国、台湾总统大选,与及黄安和周子瑜事件等,海内外此起彼落的事端都使港人不能迴避本土身份。
      
如何起步?

  信徒要怎样回应本土的呼声?或许邢福增教授和关瑞文教授去年底一次讲座的内容能够带来启发。3「无谓本土?无畏本土?」讲座分别透过重构香港教会史,与及神学对意识形态的解构批判,两条进路探讨「本土」观念,为信徒思索本土身份示範了起步点。两位讲者的演讲将本土身份,「想像」(imagination)与信仰反省交汇在一起。讲者的论点不能在此详述,下文只片段借用,指出信徒回应本土的一些准备。

  关瑞文追溯港人身份的形成,剖析其中「安定繁荣」的意识形态。不论回归前或后,当权者皆强调「安定」与「繁荣」相辅相成,两者循环,彼此滋长。经年累月的重复申述让「安定繁荣」内化成为普罗大众的共同信念,衍生港人对秩序毫不置疑的重视和拥戴。尽管面对迫使人委曲求存的社会状况,只要它有「序」,港人也不轻言批判反抗。关教授言近旨远的神学想像,以圣经创世叙事诘问这「序」的迷思,指出它并不能跟神创造的心意相提并论。创造的心意是爱与共享,而非单纯秩序的建立,维持与伸展。醒悟「序」意识形态的本质;明白「序」可使制度中的恶延长,信徒思考本土观念之际,无论最终的决定是同情、接受、批判或拒绝,均不必以「序」作为准则或底线。

  香港虽是位处边陲的一个细小地方,过去却有破格而重要的思想萌生,邢福增提及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与香港的渊源。香港的独特和港人本土身份的觉醒是不能迴避的事实;而中国因素也是今后香港发展不能绕过的前提。今天港人不必为来自北面的文化作出全盘接受或全盘拒绝的选择。摆脱二元桎梏,邢福增提出本地与内地公民社会彼此充权的重要,勉励港人继续成为异类,打岔专权一元的单调政治修辞。信徒群体看中国,过去以事工机遇为主要框架,但这却非唯一的选择。经历数十年变迁,内地教会的面貌不复从前,跟内地教会分享物质资源与经验,不再是最迫切的工作。要正视国内教会今天的挑战,便不能把教会跟公民社会的命运分割,这是思考範式的转移。邢福增提出,香港信徒群体要从事工契机,认同中国等的框架外,找寻第三种「想像」——以香港的本土身份和价值,成为天朝意识形态的「异端」。
      
释放「想像」

  邢福增和关瑞文的讲论从教义和本地教会自身的历史中,提供思考本土的起步点,让信徒可以从踌躇和忌讳中跳出来。神学想像在此扮演重要角色。神学想像让教义、教会历史、践实和公共事务汇合并进行严肃的对话。然而,两个问题随即浮现——「想像」安全吗?「想像」有用吗?

  即使抛却本土的忌讳,但以「想像」来反思是否可行?人的「想像」可靠吗?加尔文说人性是名副其实的偶像工厂,岂不一语道破「想像」的危险?《西敏斯特信仰信条》岂没有警惕我们不能信赖「想像」?然而,按旧约学者布鲁格曼(W. Brueggemann)的见解,圣经毫不掩饰地运用人的想像,4这提醒我们两件事:圣经不迴避人类「想像」官能游移不定和善变的缺陷;而经文提供的规範正正是要针对解决「想像」的危险。

  借圣经文本里所「想像」的为准绳,读者的「想像」得以在圣灵引导下操作,上下求索。例如,摩西的诗歌道出法老专制的轭如何被粉碎(出十五);先知以赛亚对偶像作出尖锐的批判(赛四十一6-7);耶稣对文士阶层的素描,对圣殿宗教被拆毁的言论(可十二至十三)等,都把读者的「想像」调整,朝着神对现实的视角转向。人对法老、偶像、文士和圣殿的想像,都须要回到圣经指出的方向里面。

  此外,纵然「想像」从来不是信仰主体,但却经常是神学工作的伙伴。剑桥大学的神学教授Charles E. Raven以救赎论来举例说,历来讨论基督为人受死的意义,总得借想像借用文化中的惯用语来表述,例如运用经济活动的词汇来阐明代赎的观念。

  第二个疑问,信徒的「想像」固然应该服膺圣言的「想像」,但说到底「想像」有用吗?面对专权的横蛮,民族情绪的盲目高涨,人的身体被失踪,被道歉,「想像」如何能力挽狂澜?「想像」岂不是太虚弱吗?神学家卡瓦诺(W. T. Cavanaugh)5 分析皮诺切特(A. Pinochet)在智利实行军事独裁统治的年间,人民如何被失踪、拘禁与虐待。这些邪恶技俩除了要制造怖栗,使人不敢犯禁,实质是要把专权的「想像」刻写(inscribe)在人的肉体上。透过残忍的铸刻,令这些身体不自主地演出国家的形态。对抗这残暴的刻写,人需要守住「想像」,卡瓦诺引用着名小说Imagining Argentina中一段文字,其大意说,人面对专权的鹰犬,绝不能接受他们的「想像」,一旦接受便完蛋了,人必须相信自己的「想像」,这是我们未被剥夺的能力。6真正的角力发生在自由人与极权者的「想像」中间。

失「序」以后

  解构「序」,让思考本土身份得到起步的空间。然而,信徒也要预备为失序后的本土作出想像。过去,本土政治论述每每是平铺直叙地复述本土和外部力量的对峙,且寄生(parasitic)于它构想中的对手或敌人身上。当对手的立场趋于强硬,本土论亦会从寄主吸收同样的权力意志,并因此而显出不能屈服的政治立场。故此容易陷入被对方意志牵制的消极处境,例如〈浸大学生会就旺角之役之声明〉中的断语「政府一寸一分的打压,示威者定必十倍奉还」,正呈现这意志的对峙。慎防权力意志的试探,抛开「序」的迷思,意味我们也要抛却寄主专权的想像,并围绕它而产生形形色色的一元政治修辞。

  然而,脱离专权的想像以后,本土身份能够有什么实质内涵?港人的身份里头是怎么样的集体记忆,怎么样的传统、信念与人文价值?信徒能够怎样在本土文化、美学和精神的建立上贡献一砖一瓦,这大而复杂的问题需要多人一同探讨,笔者无法提出便捷的答案。摆脱那被寄主专权想像所催化的本土身份,港人独特的身份认同仍需要很长时间去建立。

  二○一五年天津爆炸,深圳塌泥惨剧,还有北方雾霾不断,正显示这些人为灾难无法借当前制度去防範,而这些人祸的规模又往往大得难以善后。还有自去年八月出现的市场波动与飘忽的金融政策,都令人忧虑本地和内地的经济秩序均是危机重重。即使是短暂或瞬间的失序,也足以令人想到官媒堂皇的修辞背后,缺乏真正牢固的制度基础。不论是我们主动抛开「序」的迷思,抑或那铺天盖地的「序」渐渐承受不了自己的重量,本土身份的思考都须要是一个失序后的想像,由寄生体成为自由独特的个体。

  电影《十年》里的本土想像,清醒严肃,但却似乎十分依赖历史内部条件(immanent conditions)的拼凑、堆叠、推演和发酵等等,来构想二○二五年每况愈下的香港。电影邀请观众作「为时已晚」与「为时未晚」的判断,也依从这种对历史和时间的感觉。也许信徒想要延续《十年》的本土思考,须回到圣经的「想像」去汲取力量,在那里找到圣言的规範,圣灵的引导。出埃及的叙事,先知耶利米和以赛亚向偶像发出的判词,并约翰在启示录对末后景象的描述等,给予我们材料去想像专权者的下场,偶像的结局,并神在历史中簇新的作为。信徒不能只依循历史内部条件的推演和发酵去进行「想像」,而是需要圣言的「想像」把我们引向神簇新作为的轨迹上,因为在这轨迹上人能够找到盼望。

(作者为中国神学研究院延伸课程主任)

(『道在人间』的稿件来自iQuest﹝网址:www.iQuest.hk;电邮:editor@quest.org.hk﹞。iQuest是附属Quest Institute Ltd 的一个网络事工。Quest Institute Ltd 由一班基督徒创办,追求信仰在公共空间的对话和互动,为香港政府所认可之非牟利机构。)

iQuest道在人间系列

http://christiantimes.org.hk,时代论坛时代讲场,2016.2.24)



1. 余若薇:〈不能迴避本土议题〉,《am730》2015年2月12日。另参余若薇:〈政制改革如何看民意〉,《am730》2015年3月5日。

2. 曾俊华:〈喇沙与我〉,2015年12月27日;http://www.fso.gov.hk/chi/blog/blog271215.htm

3. 「崇基载道」公开讲座,录像连结:https://www.theology.cuhk.edu.hk/tc/event/talk2015

4. Walter Brueggeman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Old Testament: The Canon and Christian Imagination (Louisville: Westminster John Knox, 2003),9.

5. William T. Cavanaugh, Torture and the Eucharist: Theology, Politics, and the Body of Christ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1998).

6. Lawrence Thornton, Imagining Argentina (New York: Doubleday, 1987), 65, quoted in William T. Cavanaugh, Torture and the Eucharist, 279. 

Donation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