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资料库

使命公民.关社灵命系列
系列文章由使命公民运动供稿──今天社会虽然迷茫失落,但基督徒对社会的反应,应受灵性操练指导。特别是当人面对愤怒、怨恨、贪欲、灰心等人性软弱时,人更急须重建灵性。这系列作品从不同角度反省社关灵性,期望小小的火种,聚成熊熊的大火,让弟兄姊妹重整灵命,调较价值观,预备心灵,实践爱神爱人,活出上主的使命。
关于使命公民运动详情,可浏览Facebook专页:https://fb.com/missioncitizens 或电邮:missioncitizens@gmail.com

社关主日讲章--
撒勒法寡妇的控诉:「我们吃了,死就死吧」

经文:列王纪上十七章8-24节

引言

乱世中的大能先知与无名寡妇相遇,呈现出真情的关怀与生命的结连。从少到多、从死到生的神迹,冲击着现实的残酷和困苦,并展现了腐败政权无法操控的「另类现实」。

最近我到访土瓜湾土家故事馆,希望了解土瓜湾重建项目对居民的影响。近下午二时,很炎热的一天,我到达土家后,看到大约二百平方呎、没有冷气的地方,有很多街坊,有人在门口炒餸,有人在「厅」内包饺子,有小朋友刚放学来到。原来这里有慈善团体到街市收集剩馀的蔬菜,然后再分发给区内街坊,因土家常有街坊「聚脚」,所以慈善团体也送蔬菜过来,让街坊在这里煮「社区大获饭」。街市有剩馀的蔬菜,送给有缺乏的群体,缼乏的,变成「有」,而且因为共享,「少」变得丰富。这种「多」,要对抗现实社会中因竞争失败或其他原因而招致的「缺少」。这个小社区的一幕,让人看到现实的另一种可能。

多与少、生与死是普罗大众所关心的问题,很多时候,多与少,足够与否就是很多社会问题的根源。

四句说话

列王纪上十七章8至24节有多与少、生与死的争扎。十七章第一节是从干旱开始,没有雨水之后,接着没有食物。到第八节,先知因为缺水缺粮,耶和华吩咐先知往西北走,前往一个名叫撒勒法的外邦城市,投靠那里的寡妇。在城门口,先知遇到这个寡妇。

寡妇处境艰难。她用来盛载面和油的容器罈和瓶只剩下很少的面和油,因为神迹,就变得很多很多。后来有更大的神迹,就是寡妇的孩子死而复生。

人们在不同的年代都要为多与少、生与死搏斗。昔日耶和华借先知以利亚介入撒勒法寡妇的人生,并让寡妇经历神迹。今天,这段经文也可以帮助教会思考社关、关怀邻舍。

经文中寡妇和先知分别说的四句话很值得我们仔细聆听:

  1. 寡妇说:「我没有饼,罈内只有一把面,瓶内只有一点油,我现在找两根柴,回家要为我和儿子做饼,我们吃了,死就死吧。」(王上十七12下)
  2. 寡妇又说:「神人哪,我与你何干?你竟到我这里来,使神想念的罪,以致我的儿子死呢?」(王上十七18)
  3. 以利亚说:「不要惧怕。可以照你所说的去作吧,只是先为我作一个小饼,拿来给我,然后为你和你的儿子作饼。」(王上十七13)
  4. 以利亚向耶和华祷告说:「耶和华,我的神啊,我寄居在这寡妇的家里,你就降祸与她,使她的儿子死了吗?」(王上十七20)

我们吃了,死就死吧

寡妇说:「我没有饼,罈内只有一把面,瓶内只有一点油,我现在找两根柴,回家要为我和儿子做饼,我们吃了,死就死吧。」(王上十七12下)

「我们吃了,死就死吧。」

是很绝望的情况,再没有出路。寡妇已经一无所有,无丈夫,虽然有儿子,在当时相当于无依无靠,而客观环境更严峻,因为她已再没有粮食。她剩下最后的一点面和油,只可以和儿子勉强吃一餐,是最后的一餐。寡妇和她儿子代表着在困难时局中最基层中的最困苦一群。

缺粮也是生死考验,一餐之后会饿死。妇人后来再遇上真正的死亡考验。基层家庭常会遭遇接二连三的生活困迫。妇人的儿子忽然死去,后来死而复生。从微观角度、从妇人个人情况出发,寡妇人生逆转,儿子起死回生,是令人鼓舞。

神迹令人振奋,从无到有、从死到生,是超乎想像的奇事,我相信很多人心底里面也期待神迹,与此同时,我们看到当人有一些行动、善意、善行,就有机会带来像神迹一样的奇妙改变。

妇人有过人之处,自己在生死边缘,但当先知问她要水,她愿意给水。圣经没有交代很多细节,为什么寡妇愿意给水?寡妇是否知道眼前人就是挑战以色列王亚哈的先知以利亚?或者,当以利亚出现时,以利亚经过长途跋涉,可能更虚弱、更疲惫不堪,妇人是恻隐之心为对方递水,又或者,她持守着接待远方客旅的传统,所以虽然自己艰难,也顾念客旅的需要。

不过,当先知有更多要求,要水又要食物,就越过寡妇的底线,所以她间接拒绝了。她拒绝,很合理,是平常人,但我们都可以从平常人中看到不平凡的地方。就是当先知再要求的时候,她就愿意再多行一步。

妇人为什么会将自己的最后一餐先奉上给先知呢?是否因为以利亚提及耶和华的名字呢?是否因为先知讲出「罈内的面必不减少,瓶内的油必不短缺」的应许呢?寡妇是否有信心?是否因为信心而听从呢?是否因为她愿意信靠先知以致相信耶和华可以令她绝处逢生呢?就算有信心,信心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我没有答案。

为什么一无所有的寡妇一次又一次对他人慷慨呢?对,就是慷慨。寡妇慷慨、良善。可能只不过很单纯,不去计算,只是看到眼前人更有需要,所以就尽力多行一步。

一点善意,扭转了生命,三个人的生命。

好像一无所有,仍然可以去帮助别人,纵使人未必可以成就什么好结局,但上主可以,并且回应了单纯的心。

神人哪,我与你何干?

寡妇另一句说话:「神人哪,我与你何干?你竟到我这里来,使神想念的罪,以致我的儿子死呢?」(王上十七18)

在这段叙述中的两个角色,究竟有没有关连?是谁人帮助谁人?

细心看,是两个有需要的人,因着彼此都有需要,互相帮助。靠着耶和华,二人的生命有连系,都得帮助。

当寡妇的儿子死了,寡妇去找以利亚,她说:「神人哪,我与你何干?」(王上十七18上)寡妇的问题已提示了答案。

我与你正是有关连才会这样问啊。他们共同依赖罈和瓶的粮食。

当我们质疑自己与身边的人有什么关连时,我总觉得有点不忍心,因为我们要连系总可以找到线索,要切断关连也总可以找到理由。

究竟我们身边的人是擦身而过的陌生人,抑或邻舍?当我们去关怀和服侍,我们和邻舍的关系是怎样?

上月底大角咀天桥底,有一位中年男士、无家者Jacky在睡梦中离世。我在网上新闻看到是善乐堂林国璋牧师报警。原来那个早上,林牧师刚好与几位义工去天桥底探访,后来发现Jacky已经离世。我从脸书读到林牧师的分享,他说感恩可以送别Jacky,当天他们在等候警方到场前守护Jacky的遗体。

Jacky不是孤单离开,有人送别。

为什么着意送别?因为是弟兄、是邻舍、是朋友。生命有结连,在结连中重拾尊严。

先为我作一个小饼

以利亚和寡妇是因为粮食而结连。以利亚听从耶和华的吩咐去投靠寡妇。他出发时,不是去做慈善的工作,不是去帮人,只是去投靠别人。

他遇到寡妇时,要水还合理,但听到寡妇只剩一点面和油,他竟然要求别人先照顾自己的需要。

以利亚说:「不要惧怕。可以照你所说的去作吧,只是先为我作一个小饼,拿来给我,然后为你和你的儿子作饼。」(王上十七13)

或许先知更饥饿,但还是有点强人所难。先知一而再的要求是因为他有信心稍后会有源源不绝的供应吗?先知是否想试验寡妇的信心?我也不知道。

先知叫寡妇「不要惧怕」,是安慰吗?或许有一点安慰作用。我看到先知面对寡妇的困境,是较抽离,没有即时给予对方帮助,而且好像没有很多的关怀。

后来他们就同枱食饭,生活有明显的连系。经文中还有一些特别的细节让我们看到寡妇和先知的连系。

孩子死去之后,经文有非常仔细的描述。以利亚说,把你的儿子交给我。然后经文描述,以利亚接过孩子、抱起孩子、放孩子在自己的床上、祈祷、三次伏在孩子身上,十分迫切。

每一个动作的描述,都寄托了情感。先知对这个家庭、对寡妇和对孩子已有一种关系相连的感情。

你就降祸与她

寡妇和先知的说话充满情感。寡妇的儿子死后,妇人怪罪自己,是妈妈的心肠。

寡妇说:「神人哪,我与你何干?你竟到我这里来,使神想念的罪,以致我的儿子死呢?」(王上十七18)

到以利亚向耶和华祈祷,以利亚求告耶和华说:「耶和华我的神啊,我寄居在这寡妇的家里,你就降祸与她,使她的儿子死了吗?」(王上十七20)

这两段说话在情感和内容上何等相似。面对孩子的死亡,二人都怪罪自己,以利亚彷佛好像孩子的父亲,就算不至于是父亲,也像母亲的情感。以利亚真心关心这个孩子,他非常着紧孩子的生死。

以利亚、寡妇、孩子在困难与考验中有连系外,在这段经文中,有一个词语将三人及耶和华连系上来:「给予」。

以利亚提到耶和华降雨(王上十七14),降雨的降字,就是「给予」。后来,以利亚请求寡妇将孩子「交给」他(王上十七19),孩子复活后,以利亚又将死而复活的孩子「交给」寡妇(王上十七23)。

同一个字,降给或交给。

生命的意义,在乎我们是否可以「给予」,施比受更为有福。

每一次给予,是将自己的一部份送出去。不要轻视自己走出去的一个服侍和关怀,生命可以有连系,而且每一次去帮人的时候,我们生命都得到帮助。

谁是帮助人的?谁是受助者?食物从神而来,神供应寡妇和先知,寡妇因着先知的说话经历了神的供应,先知又得到寡妇的供养,帮助人的,同时是受助者。

「直等到耶和华降雨。」是耶和华降雨,人可以做的有限,惟有耶和华是真正的供应者。

所有服侍的起点,是上主先给予,我们在服侍中生命有结连,也与上主连系。同时,人在施予的过程中,也经历改变。

寡妇和先知都有改变。寡妇的灵性有觉醒,她想到自己罪的问题,对神人和神人背后的大能者耶和华有新的认识。灵性之外,经文对寡妇的描述,也反映了寡妇在经历拯救后,生命有成长。

起初,经文只称寡妇为「寡妇」、「妇人」,后来则用到较复杂的描述:「作那家主母的妇人」(17节)。这个描述反映了寡妇对自己和家庭有一种自主,不再是一无所有、无能为力的寡妇,大概是粮食问题解决后,其他生活问题也陆续有改善了。到最后,经文用「母亲」(23节)的字眼,母亲是妇人最重要的身份,无论怎样的困难,也不能夺去这个身份,但面对太大的困境,人可能会忘记,或者觉得自己再无法承担这个角色。

先知与百姓一起生活后,与人结连,对上主也有更深的认识。以利亚在挑战亚哈时这样说:「我指着我所事奉的永生耶和华以色列神起誓……」(王上十七1)这样的描述强调了自己的使命。及至他为孩子祈祷时,他说「耶和华我的神啊」,这正是以利亚名字的意思,在生死关头,他对上主有更深刻的认识、更密切的关系。

从微观的角度去看这件帮人的事件后,原来还有宏观的角度。

控诉

我们已听过先知和寡妇的四句说话,让我们再思想「我们吃了死就死吧」这一句。为什么有这句说话?谁人最需要听这句说话?为什么百姓如此绝望?

早前我和一位姊妹在街上遇到推着手推车的拾荒婆婆。姊妹说最近常遇到婆婆和帮她。姊妹又突然告诉我一件事,她说昨日帮婆婆冲凉。我恐怕自己听错,我问,你在公厕(应为公共浴室)帮婆婆冲凉吗?她答是。跟着她告诉我婆婆的背景。原来婆婆露宿的地方来了其他人,婆婆被赶走,她要睡在超市门口。姊妹知道婆婆很久没有冲凉,所以决定帮她冲凉。

社关可以去到几尽?我们与邻舍的结连可以有几深?一个可以为无家者冲凉的姊妹可以改变什么?或者要问更重要的问题:为什么有这样一个无依无靠露宿街头要人帮她冲凉的婆婆?

这不是「好人好事」的城市传奇,是对社会和制度的控诉。

再看列王纪上下这两卷书,是讲王朝兴替、政治斗争杀戳,在这种政治大格局中,老百姓有什么位置?为什么要记载先知帮人的事情?一个或两个先知,包括后来的以利沙,去帮助几个寡妇,可以解决多少问题?

列王纪上十七章是王朝历史一个重要的段落,因为以利亚出现,并且挑战以色列王,就是挑战腐败的政权和无能的管治。旧约神学家布格曼(Walter Brueggemann)形容这是「先知的反击」(prophetic counterforce,参Walter Brueggemann, 1 & 2 Kings Smyth & Helwys Bible Commentary, [Macon: Smyth & Helwys Publishing, 2000], pp. 206-218.)。

综合布格曼的论述:古代的社会,君王要照顾人民,为百姓求风调雨顺,就好像现代政府要搞好经济。当君主没有做该做的事,上主就差遣先知去质询、谴责,并由先知介入百姓的生活,特别是苦难。先知这样做是讽刺、控诉管治者及暴露王朝的问题。同时,在帝王政治之外,先知在百姓之间展现了另类现实的情况。

姊妹帮婆婆冲凉,是控诉政府,因为制度中对长者的照顾有明显的不足,我们在关怀长者时,服侍之外,也要考虑在政策中倡议适切的改革。

总结

寡妇虽然没有留下名字,但当我们让寡妇的声音与情感立体呈现,我们不单看到寡妇的处境,也看到制度中更大的问题。教会今天踏出社区去服侍,不是去扩展一个又一个项目,而是认真思想如何看待邻舍及现实的问题。

昔日的乱世有神迹:从少到多,并且起死回生,人看到从绝望中走出来的可能。我们今天的服侍,要思想如何让困苦绝望的人群重建生命,让人重拾尊严,重得盼望。

(笔按:本讲章按笔者5月28、29日在基督教铭恩堂及6月5日在真理基督教会协英堂的崇拜讲道修改而成。)

使命公民.关社灵命系列

(http://christiantimes.org.hk,时代论坛时代讲场,2016.06.06)

Donation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