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资料库

iQuest道在人间
「道在人间」的稿源来自「格思」。iQuest是附属Quest Institute 的一个网络事工。Quest Institute 由一班基督徒创办,追求信仰及公共价值的对话互动,为香港政府所认可之非牟利机构。
(网址:www.iQuest.hk;电邮:editor@quest.org.hk

光影闻道(二):《月黑高飞》

行文之时,正值立法会选举前夕,香港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那种「乌云盖日月,无力正干坤」的感觉笼罩心头,这个城市的生死似就在旦夕之间。这让我再一次想起《月黑高飞》(Shawshank Redemption)这齣经典电影。论剧本和演译,它几近完美;论思想和意境,很少电影能如此深刻地探讨人在困境中如何能活下去的问题。

祸从天降

电影主角安迪(Andy)是位年青有为的银行家,妻子有外遇,却在幽会时遭跟她无怨无仇的疯子杀害,而种种证据却指向无辜的安迪,最后令他被判无期徒刑,进入为重犯而设的鲨堡监狱(The Shawshank)。狱长是个阴险残忍的伪君子,狱卒头领也是个暴力狂,囚犯在狱中给殴毙者大不乏人,在狱中度过馀生者也比比皆是。这座监狱本身就像无边的炼狱一样,活在其中,人的一切希望都被消磨殆尽,只剩下麻木的驱壳。但从第一天进入鲨堡起,安迪即明显地与别不同,他外表虽斯文柔弱,但却没有因黑狱的恐怖而失去冷静,正如他后来的狱中好友瑞德(Red, Morgan Freeman 饰演)所言,面对第一个黑暗长夜,安迪连哼一声也没有(“He never made a sound...”)!纵使到后来他惨遭狱内鸡奸狂强暴,被殴至重伤,他仍然没有陷入混乱和颠狂。

借一次偶然机会,他利用自己的专业财务知识帮助狱卒头领报税,成功大幅减免税项,自始他广受众狱卒欢迎,什至其他监狱的狱卒也蜂拥而至求他帮忙,后来连狱长也发现他的才能,迫他替自己洗黑钱和做假账。安迪虽是别无选择地接受任务,但也因此受狱卒保护和狱长优待,免受强暴和殴打。在人生的荒漠中,他总算找到一片小小的绿洲。

不自由中的自由

像从前的《巴比龙》(Papillon)一样,作为一齣监狱电影,《月黑高飞》也触及人对自由的追求。安迪与别不同之处,是他即使身陷囹圄,也从未放弃追求内心的自由。把自由的气息带入希望幻灭的地方,是他在狱中的生存之道,也是他对囚友最大的贡献。凭锲而不舍的精神,在狱长允许和有限的资源下,他不断写信向外界募捐金钱和书籍,后来建立了众监狱中最具规模的图书馆,让自己和囚友们得享精神上的自由。他也借教导一名年轻囚友读书识字来为生命赋予意义。这位囚友自卑、暴燥,也缺乏耐性,但几经艰苦,安迪最后还是成功地帮助他在公开考试中取得不俗的成绩。虽然不幸地,这年轻囚友最后还是给狱长害死了,但最少在人生的最后一程,他克服了内在的恐惧和自我怀疑,向自由迈进了一小步。

片中一幕描绘安迪在外界送赠书籍之中,发现一张莫扎特(A. Mozart)歌剧唱片。对他来说,音乐不只是耳朵的享受,更是一道灵魂的窗户,它唤醒人对美善和超越的记忆。这种心灵的自由是如此之美,以至他不愿意独享,而是放肆地把这天籁之音在监狱的广播系统中放出来。在那一刹那,一众早已被制度化(institutionalized)的囚徒才赫然发现世间原来还有如此美好的事物,他们都像受了催眠一样,不由自主地停下手中的工作,而鲨堡好像也不再存在。用瑞德的话:「那歌声响彻入云,直升诸天,是居于幽暗之地的人从来不敢想像的。那又像是一只美丽的雀鸟降落在我们这个了无生气的笼牢中,然后把四面的围墙都熔化掉。在那无限短促的一刹那,鲨堡里的每一个人都是自由的!」(“I tell you, those voices soared. Higher and farther than anybody in a gray place dares to dream. It was like some beautiful bird flapped into our drab little cage and made these walls dissolve away... and for the briefest of moments -- every last man at Shawshankfelt free.”)

安迪因擅用广播系统而受重罚,一些囚友或许不明所以,但他其实是在拒绝被黑狱的处境非人化(dehumanized),拒绝被化约为监狱机器中的零件。他要在险恶和艰难的处境中寻找存活的意义,要在无情的命运面前站稳,要把自己和别人像一个人般去看待和尊重,要表明人即使在物质和制度中受囚禁规限,但他的心灵却不能被囚禁,因为人的灵魂是既自由也尊贵。安迪所做的好像是建立一道窗户,让自己和别人看到宇宙人生那超越(transcendental)的一面,以至人在困境中仍然可以看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盼望始终美好

安迪的冤狱长达廿年,常人有这样的遭遇,即使不自寻短见,也容易在黑狱中迷失自我或变得面目模糊。但他却是一直拒绝让绝望主宰自己的人生,即使只有一根指头,他仍要紧抓着盼望的崖壁。无论那是图书、音乐或是其他种种在狱中足以令他坚持下去的东西,他都珍惜拥抱。在重重困厄之中,他总是在缝隙中找寻可以丰富他生命的养份,也不放过任何可以令他重出生天的机会。最终,他凭借监狱中一个常人难以察觉的漏洞,以惊人的毅力,在超乎众人想像的情况下,成功逃狱而重获自由。观众到此时才发现,原来使安迪最终能逃离鲨堡得着救赎的关键,一直都在故事的背景中,只是唯有像他那样渴望自由和存着盼望的人,才能真的坚持到最后而获得自由。

对比安迪,囚禁瑞德的却不只是牢房,经过四十年牢狱生涯,他已变得麻木,也把外在的困锁和规条内化为自己生命的一部份。所以当他最后获得假释而重返社会时,他反而不懂怎样去面对自由的生活而惶惶不可终日。就在他踌躇是否要再度犯法以重返监狱或什至索性自寻短见之时,他想起安迪于逃狱前留下的说话,然后到了指定地点寻获他预先写好的一封信:「瑞德,你要记住,盼望是美好的,它什至是最好的事物。而美好的事物总不会消逝!」(“Remember, Red. 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dies.”)就凭这句话,瑞德克服恐惧,违反了假释条件,离开了规定的市镇,最终到达太平洋边陲一处与好友重逢,一起开展人生的新一页。

活着需要意义

安迪和瑞德的故事让我想起法兰高(Viktor Frankl)的名着《人对意义之追寻》(Man's Search for Meaning),当中作者以集中营被囚者的经验(作者自己曾被囚于奥斯威辛〔Auschwitz concentration camp〕集中营),去探讨人存在意义的问题。法兰高深刻地描绘了活在地狱一般的集中营里的人的心理变化:起初因残酷的现实而震惊,情绪剧烈波动;然后人会变得冷漠,对一切失去兴趣,只关心是否能茍活下去;最后变得非人化和苦毒,因为人在找不到存活意义的时候,他只能把自己当作非人(non-human)去看待。但作者观察到,那些在极度恶劣环境中仍能活得像人的囚友们,他们都有共同特点——他们心中对将来都存着盼望,或许是家庭重聚,又或是对所爱的人与事之想像,这种种美善之物都以盼望的形式存于这些人生命之中,滋养着他们的灵魂,叫他们的自我不致分崩离析。

片中安迪所以能够保持宁定,正因为书本和音乐叫他感受到在囚笼以外,还有更高、更超越和美善的东西存在,只要这些东西还在,活着就仍有意义。他是存着盼望,等待有一天他能重投在那充满美善的世界中,就是这种盼望叫他能捱过黑狱中的重重苦难,最终寻获自由。

另一方面,法兰高也指出,那些从集中营幸存下来而不能适应自由生活者,正因为在漫长等待幸福和爱的日子最终要成为过去之时,他们发现其实并没有人在等待他们,那些人因战乱已不知所踪或早已死去了。片中德瑞的经历不也是一样么?他同样一度因无法适应现实世界而弄得几乎要自杀,直至他想起世上还有一个人在等待他——那位正在蔚蓝海边等待他的好友安迪,他才得着活下去的理由。

等待我们的上帝

如果为了一个正在等待我们的人,我们对生命的态度也可以因此改观,上帝的等待岂能不彻底改变我们的生命?其实这正是基督信仰对这世界的宣告。奥古斯丁(Augustine)早已提醒我们,我们心中有一个为上帝存留的缺口,非上帝不能填满,而或许连我们自己也不察觉,人世间一切的追求和等待,最终指向的其实都是那永恒者,亦唯有跟这永恒的上帝相遇,才能显明万物和人存在的终极意义。当然,我们确未能在此刻参透万事万物的结局,但借着福音的宣告,我们确信,在看似黑暗的世界背后,有慈悲仁爱的主在等待我们;在一切失望、挫败、苦痛背后,有上帝在基督里的胜利在等待我们,终有一天上帝要在他预备的新天新地里抹去人间一切的眼泪,而在这历史终结的一天来临以前,我们是存着盼望去过每一天。

这不是说,上帝赐给我们的盼望就只有终末的意义(eschatological meaning),终极的盼望在当下已赋与我们存在的意义和动力,这盼望让我们向上帝的作为敞开,使我们在任何境况之中,无论是生死、顺逆或成败,都可以相信上帝确在我们生命里的每个行动、抉择和奋斗中都与我们同在,好叫我们的生命在他美善的旨意里得以成全。我们一切的所行所是,原就不是孤立的;那怕是生命中最微不足道的小节,都受上帝无限的爱所关注,也会被化成我们从未想到的祝福。正如圣经所记:「就是你们的头发,也都被数过了。」(太十30)

结语

明日之后的香港究竟会是何光境?这城市会否就此凋零陷落?这些我们都无法预见,但我们可以决定自己是否要存着盼望而活。若掉弃盼望,这城市之死期将不远;而心存盼望,即使乌云掩星月,我们还是会有高飞的一天。

(作者为专业翻译工作者)

(『道在人间』的稿件来自iQuest﹝网址:www.iQuest.hk;电邮:editor@quest.org.hk﹞。iQuest是附属Quest Institute Ltd 的一个网络事工。Quest Institute Ltd 由一班基督徒创办,追求信仰在公共空间的对话和互动,为香港政府所认可之非牟利机构。)

iQuest道在人间系列

http://christiantimes.org.hk,时代论坛时代讲场,2016.9.10)

Donation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