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资料库

时代讲场文章(至2017年2月14日)

Hallelujah 可以暗黑吗?

Hallelujah 是个合成字,由 Hallelu(הללו)与 Yah(יה)组成。Hallelu 是颂赞的意思,Yah 则是希伯来文上主(YHWH;יהוה)的简称。避讳之故,犹太人从来不敢直呼上主之名。

Hallelujah 既是颂赞上主之意,又何来暗黑?

由《弥赛亚》一曲说起

先岔开一笔。曾经介绍过,西方传统,每年圣诞或复活节期间总会演出韩德尔(Georg Handel)的《弥赛亚》(Messiah)「神曲」(Oratorio)。《弥赛亚》气魄宏大,描述了耶稣从出生、传道至受难、埋葬以及复活的一生。全曲所有歌词出自圣经,分三大部份,演出约需两个半小时。这篇钜着,闻说是韩德尔在一七四一年事业低潮时,仅用廿四天时间写就。

《弥赛亚》名曲众多,但最为人熟悉的该是第二部分末的「哈利路亚大合唱」(Hallelujah Chorus),尤其气势磅礴,激盪人心。于伦敦演出时,英王乔治二世亲临剧院。当听到此处,据说国王不敢在万王之王面前大剌剌地坐着,于是立正听完全曲。从此约定俗成,以后凡演至‘Hallelujah Chorus’,都会全场起立,向弥赛亚致敬!听听 Georg Solti 指挥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 Chorus 的版本(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W_oiOtPe80),便知 Hallelujah 是何等的灿烂辉煌、瑰丽铿锵。

然则,灿烂辉煌、瑰丽铿锵以外,Hallelujah 又何尝没有挫败沮丧、暗黑无援的一面呢?

孔恩的暗黑Hallelujah

Leonard Cohen(孔恩)生于加拿大满地可一个犹太望族,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在念大学时写的诗词小说已屡次获奖,后来兼任写词作曲。一九六六年,孔恩为 Judy Collins 写了‘Suzanne’,一炮而红。从此踏上创作歌手之路。有兴趣的可读纽约时报 David Remnick很长很精采的文章——‘Leonard Cohen Makes It Darker’。

七十年代末,孔恩已名成利就,但始终想写颂赞上主的另一边。于是花了五年(可不是廿四天),呕心沥血,八十易其稿后,‘Hallelujah’ 一曲终于一九八四年面世。此曲影响深远,被近二百位歌手,包括新科诺贝尔文学奖桂冠得主卜戴伦(Bob Dylan)等以不同方式演译。但是,一九八四年时 CBS 唱片根本就不愿发行那张大碟,主因之一就是不看好另类、暗黑的‘Hallelujah’。

孔恩的‘Hallelujah’,取材自大卫犯罪,奸淫拔示巴、谋杀乌利亚,遭先知拿单责备的故事(撒下十一1至十二25;诗五十一),辅以少年大卫为扫罗弹琴医病(撒上十六14-23),和参孙遭剃头捉拿之痛(士十六16-21)。看到这里,相信你会明白此中阴沉暗黑了。然而,暗黑归暗黑,圣经可没有为尊者讳。除了王上十五5 外,还有撒下廿三8-39。作者在总结大卫生平,数算其手下猛将时,特意把赫人乌利亚,放在容易令人牢记的最尾位置。若然我们看此为 rap 歌、「数白榄」式的流水帐,而不是委婉却刻意地重提大卫糗史以警后世,就未免太轻看圣经之千秋「董狐笔」了。

无论多微弱,确有恩光一道

孔恩当然不会花五年时间去简单叙事,或把流水帐修改八十次。他是要借大卫的 minor fall、major lift,一层层地剖析一个权倾一时的帝王却又只是主仆的得失成败,看他在不同处境中如何自处,及其 Hallelujah 是 holy 还是 broken。精妙之处,难以言传,请诸君读词听歌,自行揣摩好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VP52dC3jks

原版‘Hallelujah’只四段,最后一段是触动我至深的——

I did my best, it wasn't much
I couldn't feel, so I tried to touch
I've told the truth, I didn't come to fool you
And even though it all went wrong
I'll stand before the Lord of Song
With nothing on my tongue but Hallelujah

是的。深渊深处、无尽折磨、悲痛破碎、暗黑绝望之中,无论多微弱,确有恩光一道。这恩光,不在乎我们,只在乎那其实永远在伸手即可触及之处的上主。

后记:一九八四年起近二百位歌手唱过‘Hallelujah’,但居然至今才有中文版。蔡琴的翻译、改写、演唱都着实不错(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_RfbHXaOj8),遗憾就是欠了点雄浑与沧桑,更欠了那抹关键的暗黑。差之毫釐,味道就太不一样了。可惜、可惜

(分题由编者所加)

 (http://christiantimes.org.hk,时代论坛时代讲场,2016.10.29)

Donation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