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资料库

时代讲场文章(至2017年2月14日)

我想,制造声音。不想,制造纷争。一位浸信会人的自白

我的儿童时代

在教会长大,身边的牧者、长辈都经常教导我们要相亲相爱,大家总是笑脸迎人,互相关怀。当我和同辈争吵争玩具时,长辈总是教导要忍让,不可发怒,因为在教会要体现「和谐、合一、关爱」。当时的教会就像一个充满爱的地方,一个与外面不一样的群体。

我的青少年时代

渐渐不用别人教导,进入青少年期的我已经拥有制造「和谐」的能力。即使与弟兄姊妹发生磨擦,都不会在教会表达,更会装作若无其事,最多只和身边最亲密的人「发罗嗦」。

当自己思想愈趋成熟,自己有份制造的「和谐」让我避开了与自己意见不同(什至相左)的群体。愈逃避,愈交给神,愈和谐。大家心中的不满在这种表面的「和谐」中酝酿,心里同时也酝酿了一根刺,大家的关系亦渐渐衰亡。

我的大专时期

念社工的我,在大专时期开始就参与不同的社会行动,体会到为公义发声和与弱势群体同行的重要。我开始感到迷网,我走的关社之路与教会生活格格不入,教会的「四面墙」让我感到很郁闷。

我开始思想,基督徒除了在教会敬拜赞美、参与节期的纪念活动、投入各式各样团契生活、在附近传讲福音之外,有否正视社会不公义的问题?有否与弱势同行?走到他们中间,以行动传扬主的福音?

我远离了我的事奉群体,想离开一下这「四面墙」,重新思考我的信仰。 可是,我不敢在教会群体中分享这想法,我怕冲击了那份和谐,我开始走我孤独的信仰探索路。

我的转捩点

转捩点是雨伞运动。

我是教会中的少数。参与公民抗命行动似乎不被长执牧者支持,但同时我看见了同路人。虽然是两、三个人,他们的出现却对我有很大的鼓舞。

我们这一小撮人,在信仰路上不断思考,不断梳理有关政教的神学。我开始在教会作出了很大胆的尝试,在分享会中向教会讲「真」说话,分享自己的关社信仰价值观,什至做「真」自己,把急切的基督教政治议题拉进教会内引发讨论。

在教会「讲真话」和「做真自己」动摇了教会长久至今的「和谐感」,在教会中闯进了另一把声音,教会内顿时充满着不安,人人都惧怕纷争的危机。但我很明白,「表面的和谐」并不代表真的没有「声音」,逃避声音只会带来更多误解和排斥,什至导致关系隐性衰亡。

我的选择

教会群体应该学习在信仰角度中「求同存异」,信徒合一并不等于统一,上帝所创造的本是一个多元的世界,纵有不同的召命和领受,我们亦能同走在主的道当中。

我选择了作一个为公义发声的基督徒,同时也在教会「发声」表达自己。

我只是想制造声音。不想,制造纷争。真正的和谐,是由相容和尊重来建立起来。

一位浸信会人

后记:

为着人大释法事件,我与几位志同道合的浸信会人发起了联署,其中,我看到不同浸信会中的同道,信仰群体实是比我想像中阔。

于是我们建立了 「守望我城!浸信会人」facebook专页,盼望能凝聚信徒,一同发声。

你也有你的浸信会故事吗?

欢迎你以「我想,制造声音。不想,制造纷争。一位浸信会人的自白」为题分享, 请透过「守望我城!浸信会人」Facebook专页接触我们。

「守望我城!浸信会人」facebook专页: https://www.facebook.com/wearehkbaptists

http://christiantimes.org.hk,时代论坛时代讲场,2016.11.16)

Donation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