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资料库

时代讲场文章(至2017年2月14日)

点指兵兵点错兵

一年,香港总有一些声音盪气迴肠。以下例子,你大概不会陌生:

  「你呃人,唔好讲大话。呢个系我嘅主场。」

  「千祈千祈千祈,洗手洗手洗手。」

  「问来问去问的问题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

  千禧开始,香港电台都会举办声音档案选举,三句择录,均是得奖语录。我又忽发奇想,假如有天《穷富翁大作战》一句开场白夺魁,世界会否不再一样?

  「做穷人抑或做富翁,是靠双手、听命运,还是社会资源分配不均?」

  情况有点像年前本地唯一位滑冰选手,他表现不济,究竟技不如人,抑或没有随队军医碍事?不同诘问,我们的反应也迥异。说到归因,社会心理学家提醒,不少人摆脱不了一种偏见:高估个人因素,低估环境影响。如此解释行为,便犯了「基本归因谬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我来说个例子。我带导修课,朝早十时半与傍晚五时半上课的同学,彷佛来自两个不同星球的人。前一组朝气勃勃,后一组昏昏欲睡。头一两年,真的有种印象,总觉愿意早起的同学,是较积极的,所以他们上课也会精神一点──AM好学生,PM懒学生。然而,多过几年,模式一再重复,不禁令我怀疑,问题不在同学,反在时间本身(累了一整天嘛)。

  简单不过,可是我却犯错。社会心理学家续说,我们更有律人严、律己宽之虞。当观察自己,我们不难留意环境加诸的阻力;当注视他人,我们往往集中他的个人行径。另一方面,成败之间,归因又有所出入。成功了,我们指着鼻哥;失败了,我们会赖地硬。

  归因不同,直接影响我们的回应方式。夸大内在特质(她的人格出了问题),我们的应对就不利他人(抵佢死);重视情境因素,我们的反应便多添同情。所以,若要预测一个社会怎样对待穷人与失业人士,了解人们归因取向,便可见一斑。

  P.S. “She is friendly. ”vs. “Her friends were with her.”,两句可有不同?

Donation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