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資料庫

昔日新聞

接納.同行
「街坊」鄧永謙的生命教育

  基督徒、教會與關社,從來都不是新鮮的話題,也沒有人會否定關懷弱小的重要。然而,當我們站在街上看到不同需要的弱勢人士,彷彿總是呆愣著不懂怎樣去入手去關懷他們;或許更核心的問題是,「基督徒應關社」的話喊多了,我們對人群感受到卻只有責任,而沒有真正對弱勢「動了慈心」,以致往往在關社事工上感到力不從心。

  今期《時代論壇》人物專訪的主角,是人稱「阿謙」的新福事工協會(下稱新福)關懷貧窮學校生命教育主任鄧永謙。我們除了在阿謙的工作上重新反思應抱著甚麼心態、方法去關心弱小外;還從他的生命上見證著從被接納、再接納他者,活在人群當中,與「街坊」一起同行、再上路的福音。以下是專訪部份內容:


(圖片由「Little Post一小步」授權轉載)

  ……談吐得體的阿謙,著實有股親和力,即使在請教他落區分享的「竅門」,他也像是邀請你進入他的想法,分享他一些助人助己的見解,而不是在權威地說甚麼方法的對錯。或許這種態度正是他常與「街坊」打成一片的原因。……

  阿謙從○二年於教會受浸後,積極參與由教會舉辦的探訪、替新移民補習等服侍,「的確一路以來特別喜歡與街坊、基層在一起。」阿謙走上這條服事基層之路,一切都看似順理成章。但真實的呼召往往伴隨著眼淚與經歷……

  初入職新福的兩年,阿謙主要負責雙失、隱蔽青年的輔導牧養工作。到了○九年時,現為工業福音團契義務總幹事葉漢浩博士提出以教育方式去開展關懷貧窮工作的概念,阿謙回應了這項呼召,在該年幫忙成立了新福轄下的「關懷貧窮學校」事工。「這與一向落區做前線的工作有點不同,教育的對象不再是基層,而是學校、教會裡有心關懷『街坊』的人,……」

  阿謙眼中的神學,不單能從聖經教義中獲得,而是一直放在街坊的生命故事當中。……

  「好撒馬利亞人」行動是關懷貧窮學校成立起便舉辦的實踐性活動。阿謙會帶領學員慢行整個社區,讓學員感受當中的人情與脈搏,「如果有途人問學員路,你便一起帶他去他要去的地方;又或你看見街上有街坊需要幫忙搬運時,你便相助,目的都是希望可以找到一個切入點,與人群建立關係。」阿謙認為,學員的學習意義不是在於能否幫忙的果效,反而是操練自己能否看見、感受社區的需要。……

  關懷貧窮除了要明白他們的「窮」的處境外,也要讓街坊、學員去明白一些結構性問題「貧」的原因,因此阿謙稱為「見窮也要見貧」。他嘗試與附近地區的外判清潔工友建立長遠而持續性的關係……

訂戶瀏覽全文可【按此】,訂閱則可【按此】。 

www.christiantimes.org.hk,時代論壇每日快拍,2016.12.19)


Donation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