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资料库

昔日新闻

阅读习惯调查完整结果公布
俞真:基督教书籍的书龄比想像中长
(12月22日消息)


左起:刘忠明、池丽华、俞真

【时代论坛讯】基督教出版联会曾于九月底在基督教华人文字事工研讨会中发布「基督徒阅读习惯问卷调查2016」的初步分析,整个调查截至十一月中结束,共有近七百份完整回覆。出版联会于十二月二日下午假信义楼举行该份调查的全面结果发布会,并由证主出版社社长池丽华、前香港中文大学管理学系教授刘忠明及基督教新媒体运动倡议人俞真主讲。

整份问卷共有一千三百六十八份回覆、当中有六百八十六份完整回覆,其中近七成为港人。整份调查结果与首阶段公布的结果相若,同样由刘忠明总结研究的基本资料及结果,池丽华则尝试从出版角度来解读调查结果。调查发现决定读者买一本书的原因多以内容介绍及试读最为重要;而停止看一本书的原因则主要因为内容沉闷、及读者自身生活太忙碌。调查亦发现受访者平均一年花八百元于基督教书籍上,比他们只花在非基督教书籍五百元为高;而内容试读则主要为影响读者会否阅读、购买的原因。

在出版角度方面,调查反映读者花在书籍阅读的时间只是其总阅读时间的四份之一,现时一般读者还要忙于在互联网看新闻、其他通讯工具的文章;而同时出版商的竞争对手已不是出版商同业,而是互联网的不同资讯。同时调查亦发现基督教界一向缺乏书评,而读者多希望能有更多生活化、有共鸣、应用性的基督教书籍。

俞真则主要分析调查结果对现今出版业的启示。有关现时市场中浮现多元需求的展现,基督教书籍中彷佛少有极度畅销的新书出现。「其实现时『诚品』的畅销书一般只是一万数千本,那什么是畅销书?」在问卷中有问及过去十二个月令读者最深刻的书籍,包括非基督教书籍时,最多人选择的反而是出版了已有数年的《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及更长寿的老牌杂志《读者文摘》;基督教书籍则为已翻译成中文版本出版逾十馀年的《标竿人生》,俞真认为销畅书其实也可以是旧书,只要书籍内容本身对读者而言具生活化、共鸣、及有应用性,而他分析一般基督教书籍的「书龄」都比想像中长,如果该书是一本好书,如已故的滕近辉牧师在三十年前的讲坛信息,于今天仍然有一定市场。故此俞真认为销售基督教书籍,并不在乎书的新旧,而是读者有否空间去试读书中的内容。

「试读的原意是因为读者的时间宝贵,想省时间地知道书中内容是否合适自己,从而决定购买与否。」俞真认为可透过宣传媒介,「现今最多人看的书」——脸书来宣传,如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书籍撮要,让读者更快得知书中内容简介。他发现另一个影响读者的选书准则的作者的背景。「出版社会否在脸书帮作者开一个专页」,目的是让读者了解作者的背景、为何读者要看作者写的书等;同时俞真认为出版商也可以赋权予读者将书籍分享在社交平台宣传。要留住一批读者,俞真认为出版商应建立一批跟读者、潜在读者有长期互信连系的社群,如举办一些阅读分享会固定留着一批爱阅读的读者恒常参与,平常应该搜集多一些读者爱好书籍类型的意见,而非只定期向读者发一堆宣传邮件。

「基督徒阅读习惯问卷调查2016」全面调查结果可于基督教出版联会的网站浏览:https://cclmforum.org/

http://christiantimes.org.hk,时代论坛每日新闻,2016.12.22)


Donation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