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時代講場最新文章

莫忘初衷 延續使命

於一四八三年的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是一位德國神學家、詩人、祭司和修士,亦是「宗教改革運動」(Reformation Movement)的先驅。當時,羅馬天主教所倡議的規矩條例已嚴重偏離聖經教導。胡志偉牧師說:「昔日,羅馬教廷只顧本身,大興土木建造美侖美奐教堂,默許縱容形形色色商業化宗教活動如售賣贖罪券、朝聖旅行等。路德不滿教會權力貪腐,無論教宗利奧十世、大主教亞爾伯特、教廷委辦特次勒等領袖,大力銷售贖罪券來促進庫房收入,把救恩淪為商品。聖經宣講的福音信息失落,取而代之是各式善功善行。因著體制腐敗,不滿由此而起,於是宗教改革運動的氛圍形成,等待路德於一五一七年威丁堡釘上《九十五條論綱》挑戰建制教會的權威,就掀起一發不可收拾的宗教改革。」(編按:參胡志偉〈宗教改革500年之後〉,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網站,亦刊於本報網站:http://bit.ly/2i8CHC3

  轉瞬間,今年便是記念「宗教改革運動」五百年的日子。按馬丁路德的神學反省,我們應為現今教會狀況作適切檢視,從而避免走錯方向,偏離從神而來的異象與使命。讓我簡略分享四個值得反思的要點:

  一、置身廿一世紀極高效率和看重架構的社會,教會出現形形色色的部門組織。當然,我相信我們不是「為開會而開會」,但我們要明白在會議裡所商討的事項的終極目標,是要「成全聖徒、建立基督的身體。」(弗四12)換言之,個人名利的得失、權力位置的分配,甚至教會實體的外型應不是我們首要關注的重點。當我們做每一件事之先,願保羅的話引導我們的心:「無論何人,不要求自己的益處,乃要求別人的益處。」(林前十24)

  二、現今是資訊爆炸的時代,它不單改變了人的生活模式,亦改變了人的核心價值。現代人看重當下感受,凡事以「我」和「feel」為本,但卻忽略了永活的上帝和客觀的真理。教會若沒有穩固的屬靈教導,而個人又沒有熱切的真理追求,恐怕我們手所作的工是經不起考驗的(林前三12-15;太七24-27)。今天信徒的挑戰是如何回歸、認信及聽從聖經真理。惟有把神的話常藏在心裡(詩一一九11),我們才能抗衡及回應時代議題。

  三、教會的元首是耶穌基督(弗一22-23;西一18),而教會存在的首要目的是「使萬民做主的門徒。」(太廿八19-20)教會若在這屬靈的視野上模糊起來,就會在社會裡逐漸失去影響力(太五13-15),淪為昔日羅馬天主教般的世俗組織。換言之,教會不單被神所呼召進入祂的國度(彼前二9),同時又被差遣進入祂所創造的世界(太十5-7;路十1-9),為要遍傳「釘十字架的基督」(林前一23)。這傳福音的神聖職事不是神委託某些神職人員來履行,而是每個信徒應有的責任(林後五17-21)。在十九世紀,宣道會創辦人宣信博士推動北美信徒參與普世差傳運動,因他認定並深信聖經的應許:「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才來到。」(太廿四14)讓我們在末世「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並用百般的忍耐、各樣的教訓責備人、警戒人、勸勉人。」(提後四2)

  四、昔日,馬丁路德提出「信徒皆祭司」的觀點,就是信徒的使命或「召命」(vocation)不限於教會場景內,更在所身處的環境(例如家庭、學校、工作、社區等)活現出來。當信徒進入世界,在所難免的是面對時代議題(例如繳納稅款,太十七24-27;離婚,太十九1-12;市場壟斷,太廿一12-17)。這時,信徒應有洞悉時弊的能力,運用屬靈的智慧,憑信回應社會的議題。「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太十16)的信徒從來不是活在象牙塔裡,卻是在現實生活中的生命見證。唯有持守及活出真理,我們才可以在世界裡接觸罪人卻不犯罪,成為「堅不離地」和「入世卻不屬世」的聖徒(約十七15-16)。

  基督是掌權和拯救的主,而祂透過所差派的信徒在世界裡活現上帝的主權與榮耀、見證上帝的恩典與公義。對我們而言,「宗教改革運動」的重點不單為五百年前的教會帶來復興,並延伸至今天教會質與量成長的關鍵。若要走得正確、終結得好(finish well),我們要認真地審視教會歷史所帶來的啟迪。讓我們在二○一七年「考察在以前的世代,並將神的誡命記在心上。」(申四32-40)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轉數快
一生螈命
栽種和平
城市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