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建道神學院拓展部已於去年十二月廿九日晚上在宣道會希伯崙堂舉行爾道自建詩篇靈修聖經講座「詩人之信•我們之信」,主講嘉賓該院聖經研究系副教授張雲開分享詩篇的表達手法具有靈修的感覺,容易得到基督徒的喜愛,基督徒大多自行閱讀詩篇,並感受詩人的處境與經驗,但他認為太容易代入並非理想。他介紹了閱讀詩篇的層次,包括詩人本身的經驗、編者的意圖、讀者的處境、新約使徒的眼光等。
張雲開在講座上又提到閱讀詩篇時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地方,並指出詩篇可大致分為八個種類。其中談到近年較多本港信徒談論的咒詛詩,他認為咒詛詩也有正面作用:至少敵人無被妖魔化,敵人被認真對待,正因為暴力在這世界裡的結構性存在,我們不能信任任何應許快樂和解放的言說,也讓人關注暴力的充斥,尤其是暴力在弱者和受害者身上的經驗,最後也提醒我們自己在整個暴力網裡的份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