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資料庫

時代講場文章(至2017年2月14日)

如鷹展翅上騰

本文為作者於二〇一七年一月廿一日在「命途.想像──基督徒青年商討日營」培靈會的講稿。

「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重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賽四十一31)

‭「你與步行的人同跑,尚且覺得累,怎能與馬賽跑呢?你在安全之地尚且會跌倒,在約旦河邊的叢林要怎麼辦呢?」‭‭(耶‬十二5)‬

「你未曾把我交在仇敵手裡,你使我的腳站在寬闊的地方。」‭(‭詩卅一8‬)


 

各位朋友:

以賽亞書四十一章31節的經文,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信主數年以上、去過多次培靈會、退修會的,大概都聽過「如鷹展翅上騰」的信息。但有多少人在日常生活中,例如在過去一個星期或一個月裡,有這樣的經歷?翱翔而不費勁,奔跑卻不疲倦?

如鷹展翅上騰,與快馬同奔馳,立足寬闊之地,這些經文描述的,是怎樣的人生境界?是否超自然現象?是否偶然兼例外的神蹟?現代心理學家Mihaly sikszentmihalyi的研究顯示,當一個人非常專注投入地,做一件他很擅長但有一定難度的事情,例如NBA明星球員,狀態良好時,打一場重要的比賽,他會進入一個「流動」(flow)的境界,心境澄明,觸覺敏銳,揮灑自如,樂在其中,不知時間之逝,甚至會聽不到球場上的嘈吵聲音,看見對方球員動作變慢,舉手射籃的一刻已知道球會射入。

這種行雲流水的境界,並不是超自然現象,亦不限於天才運動員,只要人找到自己有興趣做的事,經過訓練愈做愈好,而任務的難度與挑戰亦隨之適度增加,使任務不會太難(以免失去信心),也不會太易(以免失去趣味),這個人就能持續地經歷到「流動」。現代人沉迷打電子遊戲,廢寢忘食,說明「流動」境界是真實的、吸引的、可經歷的。

基督徒在事奉上帝的工作中,是否也可以經歷「流動」的境界,舉手投足都感到輕省、流暢、愉快?理論上是可以的,但現實上,我們觀察到的情況,往往不是這樣,事奉者在勞碌中感到心力交瘁,憂患纏身,看不到前景,找不到盼望和動力。為甚麼會這樣?

阻礙我們體驗如鷹展翅上騰的因素很多,今天集中講兩種最常見的障礙。

對抗枯竭的詩篇靈修

第一種是心力枯竭(exhaustion),心力長期透支,連帶身體也出毛病。這種心靈的枯竭疲憊,不是放幾天假或飽睡一覺就可以消除的。愈是屬靈的、熱心事奉的、有理想與激情的,愈容易陷入這種境地,因為他們比常人付出更多,出心出力。而且,正在陷入枯竭景況的人,像一根兩頭燃燒的蠟燭,外表看來容光煥發,生命力旺盛,他可能不發覺自己補給不足,就快油盡燈枯。先知以利亞在迦密山上,降天火擊敗四百五十個巴力先知,七次祈禱求神降雨,然後在風雨中和亞哈王的馬車賽跑去耶斯列城,結果因為聽到王后耶洗別要追殺他的壞消息,就崩潰、逃亡、自怨、求死,這是典型的枯竭個案。今天香港教會,據說有很多類似的個案,其中一批新增個案,據說是佔領運動後出現的。

我當《明報》總編輯那兩年,每天工作十四個小時,早上九時起來,第一件事是沖一杯濃濃的咖啡,然後便準備出門上班,吃早餐的時候,一邊吃一邊用手機看各大傳媒網站,為早上的新聞規劃會議作準備,然後是一個接一個的會議,一直工作至夜深,看完大版初樣,回到家已過了午夜。頭腦太活躍,不能馬上睡,我便打開雪櫃,倒一杯葡萄酒,一個人坐在客廳,慢慢把酒喝完,精神放鬆了,便上床休息。

這樣子生活的時間長了,心靈就會枯乾疲憊,和上帝的關係亦不自覺地疏逺了,就算星期日有返禮拜堂,每天有祈禱,隔日有讀聖經,仍然無法彌補基督被推離開生命中心造成的枯乾與疲憊。

在醫院病榻上,我聽到基督柔聲呼喚:「我是真葡萄樹,你是枝子,你要常在我裡面,我也常在你裡面。離了我,你就不能作甚麼。」(約十五1-4)

二〇一四年二月受傷住院,上帝不單藉醫護人員醫治我的身體,也藉著屬靈導師醫治我的心靈。我當時的屬靈導師有兩位,都是讀大學時認識的,一個叫巴刻(J. I. Packer),經典著作是《認識神》(Knowing God);另一個叫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著作有《追隨基督》和《獄中書簡》等。在醫院的病床上,我重溫了這些對我的屬靈生命有重大影響的書籍,又看了Metaxus寫的潘霍華傳記,裡頭提到潘霍華的靈修方法,也是一九三五至三七年他主持芬根瓦地下神學院時,要求他的神學生每天操練的默想聖經方法,相關細節記載在《團契生活》和《詩篇:聖經的祈禱書》這兩部小書裡。我參照潘霍華的方法,開始每天早上用半個小時,閱讀幾節詩篇的經文,然後集中默想其中一節、或其中一句,甚或其中一、兩個字詞。這習慣持續了兩年多,對我大有效用。

我是一個左腦發達的人,著重邏輯思考,講究理性分析,過去讀聖經主要是查考式研經。但詩篇是文學作品,有許多象徵和比喻,需要運用右腦,用圖畫去想像,而且每天只默想一節或一句經文,不能夠推敲文章結構,也沒時間查考歷史背景,或看釋經書講解,主要是以祈禱的心,求神藉這幾節經文向我講說話,或者讓我用這幾節經文向神禱告,整個默想其實就是和神聊天,向神傾心吐意,等候神向我講說話。

處境中的詩篇想像

讓我舉一個實例來說明。有一天清早,我看到詩篇九十七篇,其中第11節上半節「有亮光照耀義人」觸動我,當時我看的是NIV英文版,Light shines on the righteous這句子,頭兩個字詞Light shines一直在我腦海盤旋,揮之不去,我完全不明所以。我吃過早餐後去復康院做物理治療,治療室的窗外有一棵大樹,樹冠濃密,綠蔭深深,當陽光穿透樹蔭,射進玻璃窗內,照亮窗台上的小盆栽,整個房間便充滿溫暖和生命的氣息。我忽然明白了上帝用Light shines這兩個字向我講的信息,連帶對聖經裡提到上帝是光,耶穌是真光等經文,也有了新的體會。同一節經文,換作另一個人或另一種時空下閱讀,可能不會有這個體會。

在佔領運動開始頭幾天,我非常擔心學生的安全,不斷有消息傳出,政府可能在國慶節假期結束前用武力清場。我早上讀聖經,看到詩篇一二七篇第1節:「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這節經文給我很大的安慰和信心。

我向來以看守者自居,作為新聞工作者,我對城市的使命就是每天看守,發現有重要的事情就第一時間準確大聲地說出來,當時受了傷行動不便,週一至週五早上都去復康院做物理治療,其餘時間在家看書或看新聞,空自焦急擔憂,甚麼都做不了,但上帝安慰我,告訴我祂在看守城池,因為有許多上帝的子民在迫切為這城禱告。歷時七十九天的佔領運動和平結束,沒有一宗嚴重傷亡,旁人看是幸運,我卻深信是上帝施恩眷顧。

在基督陪同下釋去重擔

接著說第二種常見的障礙──重擔(burden)。許多人心裡都有不為人知的重擔,可能是童年時候父母離異的陰影,可能是求學年代遭遇的挫敗羞辱,可能是青年時期談戀愛帶來的傷害與被傷害,可能是踏入職場看到遇到的人性黑暗,可能是未向上帝承認求饒恕的罪愆,也可能是努力參與社會運動卻沒有任何成果,甚至導致家庭和朋友關係撕裂帶來的痛苦失望。這些或近或遠的重擔,好像一塊又一塊大石,堆積在我們心頭,纏擾我們,拖累我們,令我們無法展翅上騰,無法與馬同跑,無法立足寬廣之地。

耶穌說:凡勞苦擔重擔的到我這裡來。我們可以將隱藏內心深處的陳年包袱交給耶穌嗎?已經結痂的傷口,難道還能夠打開,求耶穌醫治?社會兩極化這麼嚴重,已經破裂了的關係,難道祈禱就可以復原?

歷史不可以改變,但我們對歷史的回憶可以改變。如果我們已經歷到與耶穌同行,我們可以邀請耶穌基督進入我們的記憶深處,打開塵封了的、不想回憶卻未可忘記的往事,在耶穌基督的陪同下,一起重走那段傷痛的人生路。這樣打開舊傷口,是會很痛的,我有親身經歷,可以告訴大家,比我身體受的刀傷更痛,眼淚會流過不停,但過後會感到輕省,感到如釋重負,因為基督的愛與寬恕,挪走了纏累我們的重擔。信主時日淺的基督徒不適宜隨便這樣做,最好有屬靈導師的幫助,反複禱告後才嘗試,最重要是捉緊基督的手。

以罪人身份自省修補撕裂

除了歷史傷口,近年的社會撕裂,也是難以挪開的重擔。就算是同一個家庭長大一起生活的親人,或者一同讀書的同學,一起工作的同事,有共同興趣的朋友,住在同一社區的鄰舍,返同一家教會的會友團友,在過去兩年,可以因為政治立場不同,因著對佔領運動、對政改方案、對旺角騷亂、對七警案、對宣誓風波、對所謂港獨爭議、人大釋法等等,因著對這些事情的不同取態,親人朋友之間、同學同事之間、鄰舍教友之間,可以關係破裂,互不理睬,彼此unfriend對方,較嚴重的甚至破口大罵,離家出走,斷情絕義,較輕微的同枱食飯各自修行,在教會同堂聚會各自祈禱。面對這樣的撕裂,我們可以怎樣做?

主耶穌在路加福音第十八章講了一個故事,有兩個人上聖殿禱告,一個是法利賽人,一個是稅吏,法利賽人站著,自言自語地禱告說:「神啊,我感謝你,我不像別人勒索、不義、姦淫,也不像這稅吏。我一個禮拜禁食兩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份之一。」那稅吏遠遠地站著,連舉目望天也不敢,只捶著胸說:「神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主耶穌說,這稅吏回家比那法利賽人倒算為義。

撕裂本來是可以修補的,復和本來是有可能的,但有太多人選擇像法利賽人那樣祈禱。有黃絲帶信徒禱告說:「神啊,我不似那些建制派既得利益者,盲目服從不義的政權,助紂為虐,扼殺香港的民主自由。」有藍絲帶信徒禱告說:「神啊,我不似那些本土派激進青年,目無法紀,信口開河,侮辱自己國家民族,斷送香港的繁榮穩定。」有幾多人能夠像那稅吏一樣,認清自己的本相,在聖靈的光照下,向神呼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惟有當我們以罪人的身份呼求神的憐憫,我們才有可能與教會內其他尋求神開恩憐憫的罪人復和。

〈耶穌禱文〉是中世紀時代隱居沙漠的修道者每天反複誦念的禱文,禱文全句是:「主耶穌基督,神的兒子,開恩可憐我這罪人。」(Lord Jesus Christ, Son of God, have mercy on me, a sinner.)禱文的簡化版「主耶穌可憐我」(Lord Jesus have mercy)可以在一呼吸間完成,修道者會配合呼吸節奏來誦念,據說可以抵擋撒但一切攻擊。在今天,誦念這句禱文的最大好處,是讓我們放下自義的包袱,以謙卑柔和的心面對人際撕裂,令撕裂不再成為纏累我們的重擔。

看見超然的真實

當我們告別枯竭,放下重擔,我們就會看見,看見一些過去視而不見的東西,經歷一些過去知道卻無法經歷的事情。我們必須明白,在肉眼看見的真實以外,還有另一重看不見的真實,屬於上帝的超然的真實(transcendent reality)。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像信心、愛心、盼望,像人與人之間的愛情、友情、親情,像社會大小事情背後蘊含的公平、公義,這些都是肉眼看不見的,卻是千真萬確的,而且是界定我們生命是否有意義的關鍵要素。如果你曾經看見屬於上帝的超然的真實,並且深刻地記住這經歷,你的人生命途就會有不一樣的想像。

在我居住和工作的地方,都可以常常看到鷹在空中飛翔,大家有沒有留意,鷹飛翔的時候,不需要恆常拍動翅膀,很多時是乘風滑翔,順著空中的氣流迴旋,那肉眼看不見的氣流,才是展翅上騰的動力。同樣,馬群快速奔跑,需要有寬廣堅實的大地,如果跑進濕滑的沼澤,或者茂密的叢林,千里馬也無法奔馳。我們怎樣可以找到合適的上騰氣流?怎樣去到可以放足馳騁的空間?

以賽亞是在被擄到巴比倫的猶太人中間,看到從天上來的啟示。耶利米是猶大國覆亡前在被圍困的耶路撒冷城內,頂著教唆叛國投降的罪名,按著他看見的異象說預言。大衛是長年累月逃避掃羅追殺下,經歷上帝拯救他脫離仇敵,把他安放在寬廣之地,因而寫出感人的詩篇卅一篇。年老的約翰被羅馬政府流放到拔摩荒島上,在生命走到盡頭時,卻看見天打開了,世界的終末呈現,耶穌基督坐在審判大寶座上,開啟新天新地。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遇見上帝的經歷。我是在醫院的深切治療病房聽見聖靈的聲音,重投上帝的懷抱。有人在研究科學時看見上帝的榮美,有人在初生嬰兒的哭聲中看到上帝的恩典。有人在大起大落、急風驟雨中遇見神,也有人在平淡無奇的處境裡被上帝發現,與上帝同行。

最重要的是,上帝願意我們認識祂,願意我們看見這些肉眼看不見的超然真實,願意我們時常經歷到,如鷹展翅上騰,如跟馬群賽跑,只要我們自己也願意,上帝就有辦法讓我們看見。上帝可以通過啟示祂奧祕的聖言、道成肉身的聖子、與基督連結的聖民、水、餅與酒的聖禮、自創造之初即分別為聖的安息聖日,以及如風如火如鴿運行的聖靈,讓我們看見那屬於祂的超然的真實。是的,只要我們願意,上帝就能擴闊我們對命途的想像。

在東區醫院裡,我對命途的想像是,重新坐起來,挺直腰板,推輪椅到窗邊,看看外邊是晴是雨,這個卑微的想像,需要三位護士加一台吊機才能實現。一年後,我的命途想像是回到遇襲受傷那地點,站著拍一張照片,作為《迎鋒而立》的封面。兩年後,我的命途想像是寫二十多篇書評(《書海迎風》),介紹青年人看一些打破傳統智慧、開拓想像空間的書籍,在覺醒之後踏入啟蒙。今天,我不停去學校、教會、醫院、神學院,分享信仰經歷;我和一群傳媒朋友,創辦了一個非牟利的新聞網站。這些命途想像,是我過去想都沒想過的。

總結而言,我們講了每天向上看,默想一節詩篇,讓我們在天上的父向我們說話。我們不時向下看,低頭誦念耶穌禱文,求主開恩憐憫我這個罪人。我們有需要放下重擔的時候,向後看,求基督與我們重行幽谷之路,醫治我們心靈深處的傷口。我們還要向前看,一直看到世界終末,看到永恆天國呈現,然後回過來看眼前,想像現世今生,想像寬廣命途。

(分題為編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