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資料庫

昔日新聞

談以利亞失落經歷
李駿康:真正盼望是不只看見自己

【時代論壇訊】當年輕人滿懷心志熱誠改變社會、連連投入社會運動,最後失敗收場,社會情況沒有絲毫改變,換來的可能是無盡的怨恨和對社會的失望。在神學路思培靈研經大會的第四個晚上的培靈會,香港中文大學通識教育部講師李駿康博士藉列王紀上十九章描述以利亞的經歷,以英超球會利物浦的隊歌「You’ll Never Walk Alone」為講題,勉勵在場會眾真正盼望是在失落時不要只看著自己,而看見上帝安排與自己一起的人,更是明白到「成功不必在我」的道理。 

李駿康首先回顧以利亞在前兩章的經歷,包括使寡婦兒子復活、挑戰「神」權擊敗四百五十個巴力先知,可是十九章以利亞卻像到達頂峰後急速下墜,一聽見耶洗別要殺他便突然害怕和要逃亡。他指釋經學者對此有三個解釋,認為以利亞是怕死、對神沒信心或患上一種長期處於成功的心理病,但他則認為比較可能的是以利亞是發晦氣、對上帝失望,他以為自己會有成果、能像先祖般有能力,但最後只換來失落。這就有如雨傘運動後很多年輕人的感覺:感到自己犧牲很大,為甚麼到最後甚麼(改變)都沒發生? 

李駿康指經文處處流露以利亞希望跟先祖摩西比較,例如同樣是到何烈山、同樣是四十晝夜。以利亞求死後,耶和華的使者回應他當走的路很遠,是指他的人生和事奉的路;以利亞之後卻仍然埋怨,覺得只剩下自己一人。可是耶和華其實早已留下七千個未向巴力屈膝的人。「為甚麼以利亞覺得只剩下自己一人?其實是他放大自己,只看見自己。」他指出,今天的社會是以能力和成就衡量一切的社會,讓人只看見自己,自我膨脹嚴重,甚至連今天的教會也充斥這情況:現代詩歌以個人感覺以主;教會強調個人靈命、忽略家庭和社會靈性,將一切與社群有關的價值都變得個人,還原為「我」。 

李駿康表示,上帝將以利亞從只看見自己的光景救出來,而讓他看見有七千人群體的光景。今天,有很多信徒罵教會很多的問題,他表示很多問題他也認同,可是也應思考我們有否將罵教會的勁同樣去測量自己,不以自己為上帝。 

18節中,耶和華提醒以利亞他並不孤單及其後給他的三個使命,李駿康指,這正是以利亞的悔改和真正盼望源頭。耶和華吩咐他膏哈薜、耶戶和以利沙,三者正是對應當時以色列人最需要的。可是最後我們會發現以利亞只膏了以利沙;哈薜、耶戶卻由以利沙所膏。「這不是說以利亞想跳step,而是他明白了『成功不必在我,功成我卻在其中』的道理。」李駿康表示,19節以利亞遇見以利沙的一句,遇見與找到是同一字詞,而以利沙名字的意思是上帝的救贖,即整句可理解為以利亞找到上帝的救贖。因此,當他明白這道理的時候,他真正明白盼望是很失望和事情不如所料時不要只望著自己、心中只有自己,而明白在沒盼望時仍然有敢於想像和盼望的七千人。 

在問答環節,有與會者問,在社會事情上比較覺醒的一群在教會中應如何自處。李駿康指自己也是很自我的人,他教會中也有很多不同想法的人,但正讓他見識世界的廣闊。其實相對覺醒可能只是自己認為是這樣,認為與自己立場相反的人便不是醒覺。他卻認為,教會不應像回音筒一樣只得一種聲音。「如果教會只得一把聲音,我覺得那是比難聽的聲音還要難聽。」他認為教會的生活正是提醒我們每個人也不一樣。 

這場培靈會為神學路思培靈研經大會「Hope Against Hope」的其中一場,二月三日晚上舉行,約一百二十人出席。是次培靈研經大會於一月卅一日(週二,年初四)至二月四日(週六,年初八)假中華基督教會深愛堂舉行。 


Donation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