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曾經告訴我,神甚麼人也會原諒,但如果我真的做了一件十惡不赦的事,神還會原諒我嗎?我還能上天堂見妳嗎?但聖經又說,人稱義是因著信,不在乎遵守法律。(參羅三28)沒有流血,罪就不得赦免。(參來九22)如果照聖經的說法,我沒有錯。」在ViuTV劇集《940920》中飾演大反派「阿月」的朱栢康,殺人後在太太墳前說出這段對白,引用並扭曲這兩段經文,亦成為這虔誠基督徒角色「黑化」以至「入魔」的關鍵。
「其實我真的是在扮演魔鬼的角色,那一晚還要是在墳場拍攝,我真的害怕,拍完每一鏡我都祈禱:『主啊,求祢保守我!』,不停地禱告。」本身是基督徒的演員朱栢康說,原本劇本的設定是阿月有精神問題,基督教元素沒那麼重,但他覺得若角色人物設定僅是如此,故事中的起承轉合會顯得扁平。朱栢康留意到,劇本提及阿月的太太是個虔誠基督徒,於是他與同樣是基督徒、飾演男主角余家聰的劉俊謙商量,特意找些容易曲解的聖經金句加入對白作伏線。
朱栢康坦言,最初他也十分糾結,不斷為應否這樣做而禱告求問神,最後得到的答案是「照去」。他拍劇時每天也為此禱告,相信上帝會在其中看顧。劇集播出後有些基督徒批評內容蔑視上帝或曲解聖經,朱栢康直言他們的觀察沒錯,只要稍為看看經文的前文後理,便知阿月是斷章取義,而正正因為阿月曲解了聖經、偏離了上帝,導致最終有不好的結局。雖然劇中沒有其他角色站出來,解釋經文應有的意思,但他認為阿月這角色的行為和結果,其實已經說明了一切。
角色曲解經文 行惡時哼詩歌
劇中阿月多次在行惡時吹口哨和哼唱詩歌,在製造假藥換走聰媽的精神藥物,以及打暈秋叔欲向其下毒手時,哼的都是〈我是主的羊〉,當中的反差叫人毛骨悚然。朱栢康憶述,導演在其中一幕叫他嘗試吹口哨,他便即興選了這首基督徒耳熟能詳的詩歌,認為這能夠加強阿月信仰走歪了的形象,也顯示其所做的,乃是在挑戰並嘲笑上帝。而他在基督宗教元素較少的大結局中,再次哼起〈我是主的羊〉,正是希望在演出的尾聲,再次提醒觀眾阿月入魔的關鍵原因。
當阿月的太太死於非命,他高聲質問上帝為何虔誠的愛妻會有此結果,為何上帝會雙重標準「用苦難做恩賜」。朱栢康說,這其實來自其生活經驗,現實中不少人期望上帝拯救他們脫離所有困難,但當事情沒按自己想像成就,就會質疑甚至「反上帝」(anti-God);但其實聖經是要我們作主的僕人、聽其旨意,而不是反過來成為主人,要上帝滿足自己的欲望。
「人大了慢慢明白,事情未必一帆風順,但主的恩典夠用。」朱栢康說,有時我們太執著於自己想要的,但忽略了上帝在苦難中給我們的其他東西。他指出,上帝的恩典不一定以我們想像的形態出現,正如阿月若果沒偏離,可能在太太離世後找到更好的伴侶繼續前行,也可能決心要服侍像已故太太般的癌症病人。可是,正因為阿月放不下自我,看不到上帝放在他身邊的其他可能性,最終釀成悲劇。這是朱栢康最想透過此角色探討的人生課題。
曾因親人離世質疑上帝
現實中的朱栢康也曾因親人辭世而質疑上帝。他憶述當年父親患癌,與病魔搏鬥期間一度決志信主,對當時已信主的他而言是「勁過中六合彩」。不過,後來父親病情惡化,他更覺得上帝幫不到自己,選擇不再相信主,最終父親與世長辭,令朱栢康對信仰有極大的疑問:「上帝,其實即係點?我爸爸而家喺邊?」整整一個月的時間,他每晚都在禱告中質問上帝,但卻始終沒有答案。直到他放棄質問,某天晚上快要入睡前,他突然見到非常清晰的影像──在臨終父親的病床邊,年輕模樣的父親與上帝站在一起,展露歡容,至此他才終於釋懷。
從小在教會學校長大,朱栢康小學時便已決志信主,但因家人反對,在家只能避談信仰。畢業後他開始演戲,人生面對的糾結漸多,生命許多的陰暗面浮現。之後,他的好兄弟送他一本新約聖經,他將新約看過一遍後,得到前所未有的平安和力量。有一次在家中吃飯,有清晰的聲音催迫他在飯前祈禱。他想起從小在家一談宗教便會吵架,禱告過程中他怕得身體顫抖。誰知父母竟然對他的禱告毫無反應,一家人繼續吃飯談天,度過了一個愉快的晚上,令他對信仰更堅定。
對信仰認真的朱栢康一直沒穩定的教會生活,他坦言不太喜歡教會的氣氛,他參加過的聚會都好像要人很快便進入「喜悅」的狀態,又唱又跳。若他「夾硬」做的話,這喜樂是虛假的,但不配合又好像不太合宜;而他作為演員,工作時已經常常要扮演角色或進入狀態,「不是在工作時,我其實寧願平靜下來。」他明白信仰需要群體同行,心中也渴望找到合適的教會,過往斷斷續續接觸過五至六間教會,但現在主要會與圈內弟兄姊妹分享信仰,「多過一個人(奉主名聚集)就是教會」。
「禱告」是整個訪問中不斷出現的關鍵字。朱栢康說自己在日常的工作中,也常常禱告求主給他力量演好角色,在緊張和憂慮之中,總是突然會有沒想過的靈感湧現,他認為是主給他的啟發。他更坦言,接受此訪問前也有憂慮,因自覺不是「稱職」的基督徒,平日亦會食煙、飲酒、講粗口,但既然主一直給他力量,他覺得一定要用來回饋和造就人,訪問前也為此禱告。
「演員是拿出靈魂來建構角色」
在《940920》播出後,不少網民「負評」阿月這角色,朱栢康承認劇中處理阿月轉變的篇幅不夠,但作為演員,他可以帶進角色的有限,只能夠盡力做。有時他都會感到無奈,「我們演員其實真的是拿出生命,拿出靈魂來建構一個角色」,有建設性的批評他會接受,但當遇到攻擊「其實係好傷好傷」,令他有一段日子心情低落。
劇中的阿月在焦躁不安下質疑上帝,最終扭曲聖經離棄上帝,黑化成殺人魔。現實中的朱栢康自言在演出被負評時,也經歷過對上帝的質疑:「為甚麼祢要安排我面對這些事?」然而,上帝卻很快就回應了他的軟弱,在這個小小的風浪中,讓他得到更多身邊人的肯定和安慰。試過在街上接連遇到途人為他打氣,在與導演開完直播之後,其IG更收到近百個長篇的鼓勵訊息,「多得完全不成正比」。回想當初對上帝信心的不足,他向上帝認罪:「主啊,原諒我當初信心不夠!」
(相片由ViuTV提供及取自940920官方FB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