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
基督教善樂堂是從二○一二年二月廿二日,在「清場事件」後,開始在深水埗通州街天橋底活動的,我們的活動時間是逢週二晚上到週三中午,到現在已超過五年了。
我們主要的工作,除了晚上提供一碗粥和早上提供一個新鮮出爐的菠蘿包以外,是希望能親身跟橋底的朋友,有點對點的接觸。有病的,我們會帶他去見相關的醫生,並協助申請相關的福利;有需要法律支援的,我們會提供幫助;條件許可的,我們會轉介到老人院;有心戒毒的,我們會轉介到戒毒機構;過身的,我們負責認屍、領屍,並為他們舉行莊嚴的葬禮,甚至協助將骨灰送返家鄉。
眼看這五年來,露宿的朋友愈來愈多,兩年半前,他們更開始搭建簡陋的小屋,現在已成了橋底村。有近百人聚居,但那裡無水、無電,環境衞生又怎會好呢?
前深水埗政務專員莫君虞在二○一四年底於麗閣邨社區中心一個居民大會上曾經說:「我們已接經接納露宿者是我們社區的一個部份,是趕不走的。」這句說話叫我非常感動。我作為露宿者的一份子,我只是提出卑微的要求,以維護作為人基本的尊嚴。請盡快加設臨時洗手間及水喉,讓我們的衞生環境可以改善。
在過去的年初一至初三,政府在橋底辦了三晚夜市,很熱鬧,很成功。在那三個晚上的活動,我見到有大型滅火筒的裝備,又有救傷人員進駐,更有兩輛消防車在現場作出戒備。而在夜市後面長期居住近百的橋底村民,就甚麼防火裝置也沒有!二月廿八日,我應邀出席了由在座的深水埗政務專員李國雄召開的會議中提出在橋底增設如滅火筒等防火設施。話說未完,三月五日晚上,橋底又發生火警了,我第一時間到場,為其中一位行動不便、輪椅被燒毀的災民,提供輪椅。
五年前,我到橋底露宿,聽露宿朋友說因板間房的環境太惡劣了,寧願到街頭露宿。兩年前,我曾租住過一間月租千五元六呎乘六呎的板間房,情況比想像中惡劣,裡面的老鼠跟橋底的品種一樣大。但是一年後,業主把單位內十五間板房全數收回,改建成六間較大的劏房,月租六千元,你叫一般草根市民拿著千五元,除了露宿,還可以有甚麼選擇呢?
二○一三年九月,有官員將露宿者人數上升歸咎於多了義工來派發物資,我們亦馬上聯同其他十個相關團體在橋底舉行記者會駁斥這種本末倒置的論調。
最後,希望政府面對現實,樓價、租金不斷上升,床位、板房又逐漸消失,每年從外抵港的新增人口超過五萬,新婚人士又超過五萬對,而房屋供應卻不到三萬,露宿者人數勢將上升。
我謹促請政府盡快制定露宿者的友善政策,開放各區社區會堂,將公園長椅上的鐵架拆除,補回有蓋的涼亭,拆除涼亭內無人使用的石春路,讓露宿者可以安靜的,有尊嚴的瞓一個晚上。
多謝主席。
(本文為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及食物安全及環境事務委員會
露宿者政策及相關支援服務與行動措施三月廿七日聯席會議中,
基督教善樂堂林國璋牧師三分鐘發言全文。標題為編者所擬。)
林國璋牧師發言片段:http://bit.ly/2nyJOsy